稿件采编电视新闻论文(2)

时间:2021-08-31

三、新闻采编需要追求新意

  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新闻,有些新闻在某种方面是类似的,因此记者要从多个视角来看问题,尽量播报出不同角度、不同深度、不同宽度、不同立场的动态新闻。除了记者,电视新闻制作部门的其他人员也要具备这种观察力。落笔点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新闻节目的最终播报效果,采编人员的文字描述以及剪辑方式对电视节目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只要理解得足够深刻,再加上完美的后期创作,完全有可能激活本身没有多少噱头的新闻,例如,一个新闻本身没有多少闪光点,如果只是平铺直叙、按部就班地叙述,是不会引起社会共鸣的,但如果我们为其塑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其贯穿一些感人的新闻情节,使其成为一个具备舆论价值的新闻,则一定会吸引群众的眼球。动态画面是电视新闻的最强大优势,没有解说词观众还能看得懂已经成为衡量电视新闻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当然,这并不是表示解说词对电视新闻是无用的,相反一段优秀的解说词对画面效果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在另一个层面来说,用画面来传达主要信息,加以一些解说词做辅助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既能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又充分发挥了电视节目的优势。此外要注意的就是画面中尽量避免出现记者对争议事件的主观评论,可以利用同期声或者画面的形式来解决这种问题,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可以对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建筑物或者物品进行重点拍摄,增加画面的冲击效果,比如采用近距离拍摄或者特写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画面,增强新闻的影响力。

四、用专业的编辑方式制作高品质的新闻节目

  新闻采编,顾名思义就是采访、搜集以及编辑整理新闻的过程。目前电视台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采编流程,实现了剪辑技术的专业化,根据剪辑资料的不同,节目剪辑分为三大类:一是剪辑单条新闻,二是剪辑多条新闻,三是成片进行后期处理,这些都是编辑人员的工作内容。剪辑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新闻节目的对外展现形式。新闻节目的展现方式以及展示内容往往都是通过画面来体现的。影像优先已经成为所有电视剪辑人员必须遵守的工作原则。编辑在“再创作”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应用图像。因为新闻稿件是用来释解画面的,而且在编辑新闻时,应该“声画对位,画出声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解说对画面的辅助效果,提高观众对新闻的理解度。合理地使用同期声也能达到辅助画面的效果。缺少同期声,新闻就会变得晦涩难懂。编排方式对新闻稿件的影响力不容忽视,高明的编排手段能够提高新闻稿的重要性,进而扩大影响力。编排手段也是对剪辑人员再创作能力的一种体现。可以采用综合性的编辑方式来叙述内容,罗列新闻内容,增加新闻节目内容的丰富度,用多种剪辑方式来组合新闻稿件,在形式上提高新闻稿的厚度。在编排稿件时,除了叠加的编辑方式,还可用对比的手段来剪辑新闻稿,从而达到对比、烘托的效果。对于内容相异的新闻稿件,剪辑人员首先要对这些新闻稿件进行分类,然后利用组合或者对比的方式将新闻稿整合在一起,达到深化观众观看印象的效果,进而达到播放新闻节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