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题讲话稿

时间:2021-08-31

小学数学专题讲话稿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并使用讲话稿的人越来越多,讲话稿是为发言者表达自己想要讲的话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好一份讲话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专题讲话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感谢三小的刘老师和实验小学的鄢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两节精彩的研讨课。今天我们开展的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专题研讨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再一个,学生的后继学习中,有很多学科与计算有关,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

  因此我认为市教研室开展这个专题研讨活动是一场及时雨。而且为我们一线的老师解决了从教中的凝惑。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计算法则的教学(或归纳)已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更为严重的是竟然有许多老师不敢教计算法则。其因有二个:一个是教科书在计算教学内容中没有出现计算法则;二个是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如果归纳计算法则,会有限制学生思维,穿新鞋走老路之嫌。为此,归纳计算法则已成为被老师遗忘的环节。但当学生面对一系列的计算题时,出现的错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原因何在?我认为恰恰是因为学生在计算学习中缺失一座持久又有效的“桥梁”,这座“桥梁”便是计算法则。因此,老师对计算法则教学的顾虑是多余的,我们对课改要冷静、理智,要科学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算法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应该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使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在计算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计算规则,而且还要使学生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从这句话的递进关系中我们知道理解算理比掌握规则更重要。

  下面我结合这两节课就这一观点谈一谈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大家都知道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思维方式,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规则就是计算的方法,主要是指计算的法则,就是简约了复杂的思维过程、添加了人为规定后的程式化的操作步骤,主要是解决算得方便、准确。

  我之所以说理解算理比掌握规则更重要,因为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因此不懂算理,光靠机械训练也能掌握,但这种依葫芦画样式的掌握其迁移范围非常有限,无法适应计算中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重算理的剖析,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驭“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人们常说,没有思维参与的记忆,是死记硬背;没有思维参与的理解,似一潭死水,不能活学活用。要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思维参与是关键。和小朋友讲清算理让其知道所以然才是关键所在!

  因为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对算理的程度。只有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学生才会主动积极的去理解算理,这样算理的理解才透彻。这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都很注重算理的理解如:

  1.用教具演示讲清算理(举例)

  2.让学生操作学具理解算理(举例)

  3.发挥表象计算作用,让学生明确算理(举例)

  其实“感悟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计算教学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算理”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算法”的知识基础,而“算法”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任务。只是强调“算理”,能理解了新问题,但无法实现计算方法上质的飞跃;只是强调“算法”,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这两位老师在把握算理与算法的关系上处理得很好。如:(举例)这样处理让抽象的筭理一下子变得形象生动,可知可感,就犹如给学生们插上了“算理算法”的翅膀,使学生具备了展翅飞翔的能力。以上纯属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更期望大家的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光明小学

  20xx年9月1日

【小学数学专题讲话稿】相关文章:

1.交通安全专题讲话稿

2.关于小学数学教研会讲话稿

3.语文教研组专题会议讲话稿

4.全县城市建设专题调度会讲话稿范文

5.在全县城乡环境整顿专题会上的讲话稿

6.在全市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稿

7.五一专题会议总结

8.元旦活动专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