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乌江自刎》评课稿

时间:2021-08-31

  今天听了陈老师执教的《乌江自刎》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情境营造,激趣导入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通过放映《霸王别姬》的MTV和腾格尔的歌曲《力拔山兮气盖势》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项羽英雄末路的悲壮中,调动学习兴趣。

  二、以生为本、朗读感悟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乌江自刎》一课的执教中,陈老师非常好的做到了这一点。首先陈老师在第一课时疏通了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初读课文,想象画面整体感知;然后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进行自由朗读品位;再让学生进行个别朗读,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通过朗读,学生能侃侃而谈。经过了这一环节学生初步的感悟到了项羽的'威武,豪爽,死的悲壮,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三、比较阅读,拓宽思路

  《乌江自刎》是第二册语文读本上的一篇课文,这堂课陈老师就如何正确使用语文读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在同一个作者的笔下,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中表现出来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鸿门宴》中项羽更多表现出来的刚愎自用,而《乌江自刎》中的项羽确是威武自信,充满豪气的。

  在学生初步了解品味了,知道了是通过语言动作来刻画项羽之后之后,让学生思考:揣摩项羽当时的心理与处境,说说透过这些语言和行动,你看到了怎样的项羽?这个项羽和《鸿门宴》中的项羽有和异同?你更喜欢哪一个?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入且全面的了解了项羽。

  在此基础上,陈老师还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就“英雄是如何没落”的问题,还提到了刘邦的看法,又将项羽和勾践做了比较,让学生对英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中,提出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中,陈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通过两篇课文的比较阅读,在探讨了“英雄如何走向末路”之后,陈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讨论“亡项羽者何也”。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本人还提出几点建议:

  1:就项羽和勾践的对比局限性较大。更多的是就两个人分析两个人。可以深入性格,性格决定项羽不会卷土重来。同时还可把人物放在历史背景中,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物。

  2:学生能侃侃而谈,但是学生思路还不够拓宽。项羽是失败的英雄,这样的英雄有很多,如荆轲。可让学生在历史上寻找还有哪些,了解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七年级语文《乌江自刎》评课稿】相关文章:

1.七年级语文关于《竹影》的评课稿

2.窃读记讲评课评课稿

3.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

4.初中语文讲评课评课稿

5.《饮酒评课稿》评课稿范文

6.《麦哨》评课稿

7.《望月》评课稿

8.花钟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