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周老师执教的《玲玲的画》一课,感觉这节课讲的很实,对字,词的训练很到位。虽是一篇普普通通的小文章,但能看出老师非常认真的钻研教材,能挖掘出很多的训练点。识字方法多样,根据不同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并能遵循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周老师的课,干脆利落,教学过程清新自然。"寓识于读,寓解于读,观察临写"既扫清了阅读道路上的"拦路虎",又借助汉语拼音这个"拐棍"及朗读掌握了生字,理解了字(词)义,还通过老师的提醒,示范,指导强化了写字训练,可以说是立体识字。在写字过程中,我认为"肯,脑,筋"的对比观察,分析字形可以处理得更细致些。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学生读的还不够充分。另外有些环节的处理缺少细致和斟酌,如"一幅"这个量词,可以应通过填"一幅( )"达到让学生会用的目的;"叭"一下声音可以实物演示一下,很容易能够制造出来,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端详"的理解只是让学生拿起书,而并不能体现什么是"端详";"催"这个字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着急的心情;关于带有月字旁的字,辨别做旁和做底的不同之处可以在出示相同类型的字的比较观察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真正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
关于"端详"处理建议,用评价语促进学生的理解。
"端详"可以出示玲玲的画让学生"端详",你发现了什么 进而表扬观察仔细的孩子,评价:你看得真仔细,这就是"端详"。
张老师的朗读指导也非常到位。从“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地一下掉到了纸上,玲玲哇地哭了起来”伤心难过,到“第二天,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的高兴。张老师通过指名个别读,进行准确的评价后,再让学生模仿读的好的同学,还不失时机地进行范读,本堂课的朗读指导可以说是十分成功。
、生字词环节抓住音形义进行教学。首先读课文下方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说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的,读准字音;接着边读边想记这些字的方法,由于本课生字少字形又不复杂,吴主任没有逐个字让学生识记,避免了毫无难度的单调的记字过程,而是直接让学生以组词的方式来巩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对于生字的掌握比较扎实;然后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在读完词之后,重点教写“糟”这个字;之后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词的意思,并由其他学生帮着解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最后,由词语“催促”很自然的回归到课文当中,设计巧妙。在教学词语时,重点抓住“端详”“催促”这两个词语,第一个词回到文中找句子朗读来理解,第二个词则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方法灵活多样。原来生字的教学并不是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到了二年级生字教学与一年级有些不同,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可以归类识字,记难记的字,由字扩词,结合每篇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问题的巧妙设计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印象深刻的有“家人催促过你做什么事?”“你猜猜玲玲会想什么呢?”“如果你是爸爸,此时看到玲玲满意地笑了,你会说什么?”“你就是玲玲得了奖,你这幅图是怎么画成的呀?”“听了玲玲的介绍,你要怎么夸夸她?”……这些问题有的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有的让学生角色扮演,使其融入课文中的角色中设身处地的体会人物的心理。问题深入浅出,学生乐于表达。
评课的课题是《玲玲的画》。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墨渍,玲玲才获得了思维飞跃的契机,最后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果。这是一堂由李朝香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的课文,也是一堂属于学生的语文课,这既是一个打破定向思维的教学流程,也是一例教师与学生均获得成功的大胆尝试。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的课文,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我听了李老师这节课,令我耳目一新,这节课有以下五个亮点:
1、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李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教态端庄大方。语言符合儿童的特点,她还跟孩子们亲切交谈,使学生倍感亲切,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课堂处处充满乐趣,孩子们在读中学、在说中学、在乐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2、读书美中务实。读中体会、读中积累是我们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李老师牢牢把握着以读为原则,让学生在读中学文、读中悟理,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放手让学生读,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文中自然段的不同语气,在读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读懂,读出感情并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
3、过渡语简洁适用。李老师的引导语言生动、形象,符合学生心里,又适合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李老师以设计巧妙、简洁、具体的板书给学生有条理的启迪。
4、教学设计新颍。解放学生,是我们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设法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例如:李老师打破常规,找准了文章的切入点玲玲说的话“我的画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先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该用什么语气读。又从这句话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文中找、画、读,找出答案讨论汇报。大家纷纷举手发言。在这里,“疑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了引领学生积极探究的主要方式。真正把学生引入了解惑的探索中去。这也是使一堂课烁烁生辉的一大亮点。
5、教法学法扎实有效。学生是学习发展的唯一。李老师采纳了自主、探究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发现、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 、情境营造,激发兴趣。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在课前及课中,郑老师就利用图片和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威尼斯,诱发了学生美好的想象,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因而在感情朗读时也读得投入、读得优美。
第一课时的教学以“读”为主,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进行扎实有效的朗读训练。
1、生字教学
在生字教学这一环节,师通过创设情境——小花狗拦路、小花狗爬楼梯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读准了字音,认清了字形。
2、句的教学
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中难读的长句、段进行有效的指导,老师采用画停顿、范读、带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好句子,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3、篇的教学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宋老师能够以填空的形式,既降低了难度,又让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提出一点个人的意见:
1、本课时读的分量重,但读的方式过于单一。学习默读也是本学段的训练要求,在教学中应有所体现,也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美读”不应只体现于读课文,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生在读词时扯着嗓子喊,生读的累,听者也不舒心。
3、对于会认的字应该不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进行“爬楼梯”认字时,能否以词语的形式出现。
(二)
第二课时的教学最大的亮点在于“拓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在了纸上,把画弄脏了”。让生找象声词——说象声词,读含有象声词的句子——说句子,层层递进,让生学会了运用象声词,把句子写得更生动。
2、对于文中的重点句“好多事情并不??变成好事”师先提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生帮忙想办法,生思维活跃,接着让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作业布置中,要求学生看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个人觉得在学习象声词这一环节时,能否用比较句子的形式出现,如:①水彩笔一下掉在了纸上,把画弄脏了。②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在了纸上,把画弄脏了。
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象声词的运用能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