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述职报告3篇(2)

时间:2021-08-31

  2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述职报告

  一、领导班子结构

  本单位班子成员4名,由林素香、林建翔、郑文富、李少敏等4位同志组成,其中中共党员4名,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0名,妇女干部2名;30岁以下0 人,31-35岁0人,36-40岁0人,41-45岁1人,46-50岁2人,50岁以上1人,平均年龄为45岁;大学学历1名,大专学历3名,中专学历0名。

二、述职内容

  三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领导班子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事工作实践,创新工作思维,明确了人事工作新的定位。全局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人事部门的职能作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开创人事工作新局面。2007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04-2006年度“文明单位”称号,同年度被市人事局评为2005-2007年度全市人事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获得全区行评第6名的良好名次,2008年度获得区行评第5名的良好名次,2009年列入行评自评单位。现将近三年来领导班子的述职报告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把加强理论政策学习作为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途径,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学习安排意见,认真落实集中学习制度,把学习作为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三年来,以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系统组织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科学发展观的相关重要论述及人事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等专题学习活动。坚持集中学习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班子注重对学习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做到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将理论政策学习与加强党性锻炼、创新工作等结合起来,撰写学习笔记,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不断推进依法行政。

(二)充分发扬民主,促进班子团结与合力的形成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落实集体领导制度,建立由局长、副局长、主任科员及副主任科员参加的局务会议制度,在人事调配、财务支出等重大问题上,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一言堂,有效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注重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注重强化班子的团队精神和共事意识,正职能以身作则,副职能摆正位置;班子成员既分工又协作,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格局。我们以政治责任感和对我局发展的热情,就做好我局工作开动脑筋,共商大计,促进班子的团结和合力的形成。

(三)充分履行职能,确保人事人才工作的落实

1.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管理。

  围绕绩效建设,完善评价体系。在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服务对象评议的机制,以实绩论英雄,以实效定奖惩。同时要求各单位要制定切实的量化考核方案,加强群众对考核工作的参与和监督,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起来,以促进工作人员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扎实、稳妥地做好公务员登记工作。

  一是继续处理好公务员登记的相关问题。细致做好公务员登记的复查审核工作,建立完善公务员日常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全区公务员信息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二是做好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和人员的审核上报。此外,加强与市局和其它县区的联系沟通,配合财政部门对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摸底核实,拟订《XX区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等文件初稿。

2.积极深化人事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

  继续深化职称改革。重新调整核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职数,继续推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促进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同时,继续在民营、乡镇等非公有制企业中积极开展经济、工程等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及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推荐上报评审工作,进一步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极大地鼓舞该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到目前为止,全区非公有制企业推荐上报评审并通过的专业技术人员中级的26人,初级的519人。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成06年遗留的部分单位的工资套改工作;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规范、简化审批程序;认真做好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基金审批,完善工资基金手册管理;及时做好每年1次的工资正常晋升、第13个月奖金的和1993-2005年军转干部高出地方同等条件部分工资保留审核审批工作;以凤凰山街道中心小学为试点试行部分事业单位工资基金总额包干制度;贯彻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报请区政府转发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配合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摸底核实,拟订我区规范津贴补贴实施方案,并完成全区非义务教育事业单位 09年度绩效工资的审核发放及义务教育事业单位09年上半年绩效工资的审核发放。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工作抓紧进行。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和配置,根据文件精神,我区积极推进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同时,贯彻落实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规范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逐步实行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考试考核公开招聘制度,引进专业对口的人才。此外,我区还逐步推行股级职位竞争上岗机制,以选拔任用素质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

3.扎实开展人才选拔、培训教育和人事人才服务。

  加大人才的选拔、培训力度。

  按照“培养一批、选拔一批、引进一批”的原则,配合市局做好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选拔工作,并推荐优秀人才参加XX市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后备人才的评选(获批5人)。抓好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其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提高我区自主创新能力中的关键作用。07-09年,每年完成全区工勤人员岗位继续教育培训2-3期约700余人参加;工勤人员技术等级考核职业道德培训1期、228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1520多人;与农业局联合举办农、林、水系列继续教育培训1期、100人。

  人才管理服务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优化公共服务环境。充分利用区人才交流中心这一平台,开设了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为毕业生提供求职登记、政策咨询、档案保管、就业推荐、职称评审、人事代理等 “一条龙”服务;认真做好毕业生的档案接收、登记工作,分门别类建好人才信息库;为待就业2年内的毕业生提供免费档案保管。二是加大毕业生就业推荐力度。努力推荐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就业。定期收集各企业紧缺人才信息,编制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计划,并主动向各民营企业推荐相关人才名。依托“XX区人民政府网”将毕业生等相关人才信息上网,构建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努力使供求信息及时对接,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服务。同时,加强与人才市场的沟通,积极参加“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及各类的企业用工供需见面会。

  高度重视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

  把军转干部及随军家属的接收安置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好社保、医保等政策规定的有关待遇。安置前,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收集军转干部的就业意向,进行合理安置。三年来,共接受安置军转干部18人, 随军家属2人。同时,关心困难军转干部的生活,努力做好解困工作。自2007年始,每年“八一”、“两节”期间走访慰问企业军转干部,并发放慰问费、体检费,每年慰问金额达22500多元。

  加快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步伐。成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办事机构,逐步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制度,受理人事争议案件,保障用人单位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此来平息事态、减少信访、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