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科科员的述职报告(2)

时间:2021-08-31

  1、为自己建立前置审核的学习制度

  项目的前置审核制度是我区经济工作的创新。从宋局率领二局到蒲河新城学习业务那天起,我就感觉到重担在肩,我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从容面对新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六个月来如果每天早晨没有申请入区的项目,那么我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研究政策,自学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沈阳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审批指南》等文件,并从这些文件中筛选出重要的及时发给局长,以期能对我局的前置审核工作甚至是对全区的项目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六个月来,为了做好前置审核工作,我不停地自学,不断向局长、向我区环保局的赵荣健同志和发改局的陈静同志请教,感谢他们的热心帮助,使我取得了进步。

  2、用三事精神做好前置审核工作

  以领导为楷模,秉承事必躬亲,事不过夜,事无巨细精神,做好前置审核工作。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我和玉晶在宋局的指导下,共同起草了沈北新区(蒲河以北地区)项目前置审核范围和标准、项目异地摆放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参加前置审核会议,在各乡镇街、开发区和驻区有关单位确立项目前置审核联络人制度,实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保证前置审核的效率。

  我们建立起实地考查和分类调查制度,严把项目入区关。尤其对于五小企业坚决采取禁入政策,有力地保证了入区项目的质量。XX年9月19日在实地考查后,为沈阳中实橡胶制品制造有限公司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议的原则,制作企业服务卡、设立企业投诉热线,切实帮助企业与发改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保证重大项目入区的进程。我和玉晶为新区内11个乡镇街、开发区的59个项目作了咨询,为23个项目进行了前置审核,其中有20个项目通过审核,并全部建立了详细的档案,为项目统计科的统计、跟踪认定和服务三局企业建设工作提供了一手资料,为整个新区的入区企业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