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述职报告(2)

时间:2021-08-31

个人的述职报告 篇3

  一、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深入课题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五环跟进校本研修”。为让老师们有目的的进行课题研究,同时提高评课的针对性,我们在原来的课题研究基础上,增加了课堂观察量表的使用。20xx年肥城市教学工作会议上,张衍峰局长在讲话中表扬了我们这一做法。如今,我们将课堂观察、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研究和“五环跟进校本研修”融合成了一个课题,获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教研室领导评价我们说,附小的课题做的实,效果好。

  2、推动“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积极参与数学学科的教研活动。我担任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在完成数学教师的常规工作外,我积极参与数学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学期我的听课都不少于40节,20xx年也不例外,上半年我听课43节,下半年听课45节,并且在听课后及时和讲课教师交流意见。

  3、致力于青年教师培养,积极提供发展空间。继路岩参加泰安市创新课比赛之后,教科室抓住机遇,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市级公开课和观摩课研讨。仅去年下半年,教科室到教育局领回的获奖证书就10个,有王忠成、李建、张云霞、杨波、武国栋老师为新招乡镇教师执教示范课的获奖证书,有张爱红、刘海霞老师在数学教材培训上执教观摩课的证书,有尹冬梅老师在市直小学视导总结暨教学研讨现场会执教观摩课的获奖证书,有刘海霞老师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的证书,还有刘海霞老师在泰安市教学研讨会上提供观摩课的证书。

  4、教科室有一支甘于奉献的干部团体。20xx市直小学视导总结暨教学研讨现场会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展示我校“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的成果。语文教师李倩,代表“五环跟进校本研修”活动的众多受益者,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孙晶主任带领的四年级数学组现场展示了课前会议、先行课的课堂观察、课后会议三个环节,尹冬梅老师提供课例,栾红主任、海霞主席、赵炜主任、孙晶主任等,参与了现场听课、评课。尹冬梅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主任出色的点评,特别是孙晶主任落落大方的主持,博得与会领导和教师的高度好评,夸赞师范附小的教研水平高,教研氛围浓。“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的研究成果,得以在全市推广。

  5、年青教师富有智慧。当我把崭新的获奖证书从教育局拿来发给获奖老师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成绩,归功于数学这个团队。的确,每次出市级公开课,数学上的几位主任都会主动凑上前来,献言献策,年青教师。。。。也经常参与研讨。尹冬梅老师参与的最多,她心灵手巧,不但经常有奇思妙想,而且能设计课件。年青教师的活力与智慧,使得课堂更是锦上添花。海霞不止一次动情地说:她的成功非常感谢附小这个富有智慧的团体。

  6、抓住点滴机会,进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提高。每次外出学习后,我都让老师们把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整合,统一格式,写成文章,装订成册,有次序的在各个办公室传阅。阅读后,每位教师在后面签名或者写一句感悟。这样做,既是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提高升华,又从不同的视角向没能外出参加学习的老师传递了会议精神。实现智者双赢。上学期迎接泰安市规范化学校复验时,专家看到我们装订的培训档案,特意对这一做法提出了表扬。

  7、教好学生,做教师表率。无论有什么事,我尽量不耽误学生的课,总是及时调整,事后补上。我充分利用课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完成待优生的辅导工作,上学期期中,期末测试,我班均取得了同年级同学科第一名的好成绩,及格率100%,优秀率93%以上。我认为,主任,就应该当好老师的表率。既要做好学校分配的管理工作,更要完成本职教学工作。因为我们的身份是教师。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对数学学科关注多,对英语学科关注少。主要原因是:英语组的老师年青,个个都都好学上进,尚且有本阳主任,丰霞老师和田翠梅老师这样敢于负责的领头人,

  2、考虑教师专业发展多,考虑学生成长少,由于教科室的职责所在,我很少去思考应该组织哪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学科活动。

  3、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缺少耐心,几乎不进行课下辅导。也忽视和家长的交流,轻视与家长的合作。

  4、对课程改革认识不足,重视数学学科的教学,轻视地方课的学习。

  5、学科思想严重,太重知识情结。对学生不够关爱,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让备课更有实效性。鉴于上学期备课出现的问题,教科室在上学期期末,草拟了“关于备课的补充规定”,以发往各办公室。

  2、实现教师向科研型的转变。本学期,在教研室的关怀下,我们数学上确定了一个泰安市级课题“反思性教学与教师成长研究”。目前在填表申报准备阶段。课题的实施,将更加促进教师的科研意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室将单独再召开数学教师会,就课题的实施进行说明与指导。

  3、打造数学学科基地,开展“名师递进工程”。名师创名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不出远近闻名的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本学期实行骨干教师包干制。一位骨干教师重点培养1—2名年青教师,(所谓骨干教师,是指各类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或者是泰安市以上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或者说是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研究经验普遍被人认可的教师。)一位年青教师也可聘请2—3位指导教师。这名教师出席的各类级别的公开课,计分时,也给指导教师计入相应的个人提高分。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的确定,以两人的书面协议为准。

个人的述职报告 篇4

  徐庆洪,男,现年36岁,20xx年9月在圣城街道一中任教至今。20xx.9至20xx.9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20xx.9至20xx.9担任校团委书记,20xx.9至今从事级部主任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曾任教过地理、历史、政治、物理四个学科。

  回顾13年的工作可以归结为爱心、学习、创新六个字。

一、爱心。

  教师的全部心思就是如何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爱优生,更要爱问题生,因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

  每逢过年过节总会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有一次,我收到一张贺卡,寄贺卡的是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她在贺卡中说,当年作为一名中途转学的借读生,老师公平、公正的态度,让她很快消除了陌生感,并很快融入到了班集体。也许我不经意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当她拿到单位的新年贺卡时,她将第一张贺卡寄给了我。

  去年我任教的班级里有位学生不注重个人卫生,身上有股难闻的味道,去年我给八年级六班当班主任,刚开学不几天,有个女生就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强烈要求老师给她调位,还说为了不伤害同桌的自尊心,不能在信中告诉我调位的理由。事后我经过了解得知,她的同桌不太注意个人卫生,身上有股难闻的味道,弄得周围的同学都对他有意见。对此,我没有简单的一调了之,而是耐心的做那位女生的思想工作。我跟她说,你嫌他,别的同学一定也嫌他,我把你们俩调开,谁又愿意做他的同桌,这样调来调去,对他会有多大的伤害呀,这样还怎么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做人。那个女生甚至建议,原先他就没有同桌,暗指让他单人单桌就行。面对女生的坚持,我没有妥协。我试图让她从道理上明白,调位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改变那个男生的卫生习惯才是根本。为此,我利用周末进行家访,第一次,在大棚边我和家长达成一致,从改变孩子的个人卫生开始,让孩子融入集体。从大棚回到学生的家里,我又和学生达成一致,每天按时刷牙,及时理发,勤洗衣换衣。此后我又连续进行了两次跟踪家访,使学生的卫生习惯和个人形象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们也从最初的排斥逐渐接受了他。

  学生过生日时,我都会送给他(她)一份生日礼物,一张我亲笔赠言的生日贺卡,上面有祝福,也有评价、期望和感恩。礼物不在重而在与代表了老师的一份心意,同时也架起了我和学生无障碍交流的桥梁。

  用爱心唤醒爱心,给问题学生改正的时间,让每一个从我们手下教过的学生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这是我一直追求的。

二、学习。

  离开学习,一个人很难得到提高和突破。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我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各类外出培训,每次培训回来,我都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培训中的所听、所思、所悟,以期得到提高。

  20xx年8月16日在世纪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可以说是我工作十年来感触最深的一次培训。那次培训的主题是关注行走在教育边缘的级部主任。一天的培训如同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专家和前辈的报告,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们在聆听智者的同时反思自己。回来后我写了一篇题为“行动的先行者,思想的领路人”的心得体会。也是从那个暑假我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至今已写了190多篇原创博文,记录了课堂的点点滴滴,记录了我和学生的成长故事,也记录了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都充实了我的教学之路。

  20xx年8月20、21日在潍坊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培训期间我有幸第二次聆听潍坊市教科院李秀伟主任的讲座,他提倡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研究型教师,以研究的姿态经历教学,以教学的名义投身科研,这一理念给了我很大触动。回来后结合世纪学校张乐华老师的考前指导讲座,我写了一篇心得体会----做自己的人生教练。多读书、多实践,一个能引领自己成长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成长。

  20xx年寿光市教育局组织的“暑期新课改培训班”让我近距离的触摸了课改的实质,体验了高效课堂的流程、组织和实施,给我带来了春风花雨般的愉悦。回来后我写下了心得体会----“让课改的星火在这个夏日成为燎原之势”,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实行课改。课改是要担风险的,尤其是在毕业班。而我始终认为成绩是检验课改是否成功的标准。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高效学习,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成绩又能经得起学生、家长的检验。所以我战战兢兢起步,自己分小组,设计小组评价,规范课堂秩序,形成课堂评价规则。只是课前分组这一项内容,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也给同事带来了很多麻烦,刚开始时会耽误学生课间的休息时间,拖动桌子的声音也影响了楼下教室和校长室的办公。为了让课堂动起来,我试着在课堂上欣赏每一位学生,观察他们的优点、特长,及时肯定、鼓励,让他们在兴奋、激动中度过每一节课,由此我也深深的理解了今天的老师应该适应学生的观念。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我经常写教学反思,记录课堂的得失,反思、改进、总结、提高,我和学生在探索中一同体验成长的酸甜苦辣。

三、创新。

  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让学生每人建立一个自我管理记录本。本子上记录着每天的晚作业、周末作业和各种假期作业。将作业记录到本子上,再按记录的内容检查作业是否带齐,上学前再针对记录本整理好作业,防止学生忘带、漏交和无故不完成作业。每周一次的班会,学生都将重要内容记录到笔记本上,保证了班会的效果。同时还记录每天上午、下午第一节前的预习内容,为了合理利用时间,我要求学生到校后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并先将计划写在记录本上,然后按计划实施。不要看到老师后再学习,而要在老师进教室前就做该做的事情。通过一个小小记录本,学生的自理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都得到了锻炼,每当在教室里看到学生专注的学习神情时,我都为学生的进步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充分利用家校通。整个八年级我和班主任们都将当天的作业以家校通的形式发到家长手机上,便于家长对作业的了解和对孩子的管理。作业的完成、课堂上的表现、学生的进步、放学的时间、天气的变化等等,我们都会及时给家长发条短信,一条短信就是一颗定心丸,

  一条短信就是一次真诚的交流。家长和我们的交流少了些误会和摩擦,多了些理解和和谐。

  从一本书上得知,放学前让学生静坐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每周五第四节放学后,我都让学生静坐一分钟,平息一下周末兴奋的神经,让他们平平安安的离开校园。不仅如此,期中、期末考试时,每科考试前,我都让学生静坐一分钟,让学生以一个良好心态开始考试。

四、刚送走的这一级学生所取得的成绩。

  由于生源等客观原因,刚毕业的这一届学生成绩一直与兄弟学校有较大的差距。经过几年的努力,这种差距逐渐缩小。升八年级时分差为32.14分,期末考试时分差缩小为22.08分,到升九年级时分差已缩小至10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时的情形。模拟考试时,我们还排在全市的中下游,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却有了很大提高,生物名,地理名。这一成绩的取得,渗透着每一位老师的心血和汗水。高考监考期间,班主任包班,一有空堂,班主任就补上,课堂上有问题,班主任及时处理,冲刺前的早读和下午第一节前,班主任都靠在班里,为备考、复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地理、生物老师更是没得说,从这个教室里出来,走进另一个教室,高跟鞋换成了平底鞋,最后还是累得腿都拖不动了。

  炎炎夏日,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给学生们买来了雪糕、糖果,学生又把分到的雪糕送到老师手里,那个夏日有太多的感到,一个个汇聚成了激情燃烧的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