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的一封书信(2)

时间:2021-08-31

误区二:过于重视技巧技术

  亲子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你和孩子的关系。这个关系是什么?不仅仅指亲密,也包括适当的距离。这个分寸的把握不是靠学几个技巧技术能会的。儿童之家有个孩子,我们发现他在与人的社交方面有些特别,他总是在不停的用各种方法试探别人,说他很喜欢小朋友吧,没有感觉到他内心情感的流露;说他不喜欢吧,他又总是用语言去拉拢别人。这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是很特别的。于是,我们去家访,这个结果真是太有趣了。他的妈妈就是这样的,不停地看书学习,掌握了很多的方法,于是他妈妈就用各种方法去试,“延迟满足啦”“共情倾听啦”“我信息表达啦”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好方法,可问题是,妈妈的眼睛里没了孩子,只有方法。孩子成了妈妈教育的对象,内心真正的链接断了。妈妈用技巧对待孩子,孩子也学会用技巧去对待他人。

  亲子教育要学技巧,可那只是辅助。就像写作文一样,你学会了比喻句学会了排比句等等,可如果文章没有内涵没有精神,即使你所有技巧全部用上,这依然是没有灵魂的文章无法打动人心。

误区三:理归理,做归做

  有些刚踏入新教育大门的妈妈,对于学习到一些有用的方法会非常激动,太好了太好了。可有一段时间去实践过的妈妈,就会发出“甜妈,道理我都知道,可要紧时候,我又回去了,用不出来啊,怎么办?”的呼喊。有木有?不要说教育,我是学佛之人,在佛法里都很害怕一种状态,就是“法油子”。这样的人什么法都懂,什么派别都学过,可是都在脑子里,对他实际的心行毫无用处。越是这样的人,越到后面,所有的学习带来的快乐越来越少,因为“都知道了”。就如油滴入水,无法融合,只能浮在表面。

  那怎么办呢?我常常说,看一个妈妈是否有良好亲子关系,不要听她说的,就看孩子的状态,看她做的。因此,结合前面说的两点,我们不要着急到处找方法,而是真正沉下来,把学到的一些方法,踏踏实实去实践,能做到一点是一点。这做到的一点,就是你自己的了。

  这需要一个团体,需要一群朋友,大家互相交流互相督促。也需要老师带领,示范给大家看到底该如何做。儿童之家和亲子班的家长为什么成长的快,就是有一个团体。这也更需要你自己有一颗谦卑的心,不要以为“我都知道了”,你知道一分也是知道,知道十分也是知道,障碍我们的恰恰是这个“知道”。知行合一靠的是我们的意志力,而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只强化了我们的大脑,完全忽略了意志力的训练,我们只能靠自己靠团队从头学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