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年度集体经济的工作总结(2)

时间:2021-08-31

  3、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深化前期项目谋划,常态化开展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对接,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已实现开工的前期项目共5个(上塘至下寮公路路口段、育才教育创意产业园项目、罗浦礁大河整治工程、上塘五星级宾馆、山地生态景区打造工程)。积极开展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工作,东蒙集团年产1.6万台高效节能智能化服装生产设备投资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预备项目,黄田、江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及黄田配套污水管网工程申报省重点工程,并于2015年12月顺利动工。

  4、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情况: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工作, 审查和批复了16个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方案,完成投资2960万元,解决2.8万不安全饮用水人口。推进河道整治工作和生态河道建设,审查批复了13个河道整治项目方案,完成投资6220万元。加快建设病险水库、山塘加固项目,完成投资1350万元。

  围绕扩大有效投资,今年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抓投资目标管理。分解落实年度投资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合理安排好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前期和一般政府投资等各类投资年度计划,细化任务,签订了项目建设责任书。加强过程考核督查机制,开展流动红旗评比,实行“一月一排名、一月一指导、一月一分析、一月一督查、一月一约谈和一年一追责”制度。

  二是抓投资结构优化。以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为重点,加快省级系统流程装备基地创新综合试点和小微企业园建设,加大工业投资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改投入力度,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深化ppp融资模式的探索及应用,主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五水共治、城建交通等公共建设领域。高规格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楠溪江生态休闲旅游业。

  路1502临三是抓审批服务优化。继续实施模拟审批制度,重大项目审批代办;优化简化审批程序,出台小规模公建审批办法。我局审批窗口在获得“市级文明服务示范点”和“十佳窗口”的基础上,着力建设一流窗口。2015年共受理办件373件;其中备案148件,审批225件,提前办结率达100%。

  (三)以改革为动力,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

  1、统筹协调体制改革工作。制定了年度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共22项内容,明确了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的工作职责。深化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打造温州翔宇中学全国民办教育改革样板,完成xx电大改制和二职托管。全面开展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在全市率先成立县级城乡医联体,创新实施xx籍医学专家人才柔性引进机制。

  2、扎实推进两个政策性农业保险。主动协调部门、镇街及保险公司,完成两个政策性农业保险,2015年政策性农房保险参保农户共19.64万户,保费收入294.65万元,参保率达100%。政策性农业保险共计投保71864户,缴保费19.58亿元。

  3、积极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根据省里特色小镇7大产业要求,推出玩具智造小镇(桥下镇)、养生休闲小镇(大若岩镇)、慢生活小镇(鹤盛镇)、时尚服装辅料小镇(桥头镇)、休闲旅游小镇(沙头镇)等5个小镇申报省市级特色小镇,其中,玩具智造小镇(桥下镇)成功列入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试点。

  4、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发布了《2015年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已编制完成《xx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评审稿)。汇总有关单位信用建设联络员,制定联络员工作职责。完成了“信用浙江”查询窗口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了 “8·8诚信日”系列宣传活动,分发资料1万余册。

  (四)以结构为关键,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

  1、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按照“一核四圈”总体布局,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加快服务业重点区域、重点平台和重点企业建设,积极开展省市服务业重大项目申报和标准化试点项目工作。全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0亿元,增长约11%;服务业完成投资 194.5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1.4%。已开工服务业重点项目3个(育才教育装备科技文化创意园、三江国际商贸城、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xx段)。

  2、全面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工作。XX县节能办等5家单位,开展了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宣传活动。出台了《xx县高污染燃料锅(窑)炉淘汰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淘汰改造工作机制,推进高污染燃料“五炉”系统信息录入;全年累计完成高污染燃料锅(窑)炉淘汰改造111台,其中在用锅炉74台,超额完成市下达总任务(99台)。制定了《xx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方案》,形成《xx县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

  3、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下达《关于规范xx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的通知》,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流程及财政补助程序。截至目前,已备案项目共82个,总装机容量约25.13兆瓦;其中,2015年新增48个备案的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0.78兆瓦,已验收38个项目。

  4、加强“两海”、产业、社会项目管理。今年我县共有11个项目列入市2015年度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其中,新建的中泰阀门海洋平台项目已开工建设,续建的瓯北大桥及三李公路已完工通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及表彰,瓯江治理工程等3个海洋项目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2个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获省级3年补助共约600万。

  5、不断推广散装水泥应用。开展了散装水泥宣传月活动,深入企业开展常态化服务。简化预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退还结算手续,承诺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组织驾驶员参加四期业务技能与安全知识培训班。全年完成散装水泥使用量56.1万吨,同比增长8.7%,完成预拌混凝土供应量111.2万立方米;征收建设项目89个,累计预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201.12万元;完成专项资金结算7笔,退款金额9.5万元。

  (五)以稳定为目标,价格监管服务扎实到位

  1、完善价格收费管理工作。开展了对全县61个行政事业性收费执收单位的收费公示和年度报告工作,已经报告61家,执行率100%。2014年度全县行政事业性收费总额为3.32亿元。此外,做好了客运出租汽车起步价运价调整等工作。精心抓好价格监测调控工作,完成常规价格监测和应急价格监测,今年新增了1个农产品价格监测点和11个石油液化气价格监测点。认真开展管道燃气零售指导价等定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