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委年度工作总结范文(2)

时间:2021-08-31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推进转型升级,增强企业集聚能力。一是研究出台政策意见。制定出台了《市千企升级工作目标》、《2013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并细化目标,落实责任,有重点、有部署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强化行政推动。通过政策倾斜、考核激励等,切实引导和支持市“334”企业做大做强,先后组织永昇、南极、爱舍、等企业参加第17届“西洽会”、“产品万里行”合肥、香港、上海等地的展览展销活动;组织等重点骨干企业争创行业首企活动;组织金泰堡公司、华骋科技公司参加省举办现代农业装备产业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会,引导2家企业与省内外农机生产企业配套合作,帮助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企业发展能力;组织企业参加“吉林-经贸合作交流会”,鼓励企业引进来、走出去。联合日报社推出专栏《进企业、看转型》,系列报道济川药业、集团、泰隆集团等十多家推进转型升级工作卓有成效的重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转型升级的企业典型,引领带动全市“千企升级”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三是加强基地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积极推荐申报,市黄桥工业园区被省命名为省提琴产业中小企业集聚示范区,科技孵化园被省评定为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古溪机电园被评定为中小企业创业重点培育基地,兆胜的低低油冷却系统、永昇的矿井用移动式防爆制冷装置、亿尔的医疗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装置等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重大装备。四是在经济运行监控上求突破。突出抓好“334”企业的运行监控分析,经常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深入工业企业进行调研,对重点企业开展了“问卷式”调研,通过各类调研,及时对企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建议举措,受到企业的认可。突出抓好开票销售、入库税收等钢性指标,每月组织对重点园区、乡镇和重点骨干企业开票销售、入库税收指标进行同比、环比分析。针对月度指标波动情况,及时对同比、环比下降的乡镇、部门和重点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并形成分析材料报市有关负责人。五是扎实服务技术创新。围绕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指导帮助泰隆减速机、常隆农化、扬子医药、金江化学、泰来减速机等企业完善企业技术中心资料,2家企业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8家企业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7家企业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复评。定期组织企业申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推荐高技术含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参加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展洽会,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广泛推广应用,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品市场,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六是力推工业信息化深度融合。组织开展5.17电信日广场宣传和信息化政策解读活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波瑞电气、维凯高分子分别被认定为省级深度两化融合企业,远大家私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深度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组织开展星级“数字企业”培训和创建,2012、2013连续两年星级数字企业总数在泰州大市排名第一(2013年亚太泵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五星级“数字企业”,华诚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四星级“数字企业”,泰星等35家企业被认定为三星级“数字企业”)。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开展软件产业业务知识培训,全市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软件企业,11个软件获得软件产品认定,为历史之最。同时,积极开展示范企业(村)建设活动,电信分公司的五里墩信息化建设项目、广电网络传输公司的广电智慧城市工程项目被认定为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项目。

  2、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今年来,我委一是高效服务项目审批。坚持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全力以赴做好项目核准备案工作。对本级权限内的项目,指导帮助完善资料,手续齐全,随到随办;对上级权限内的项目,主动对接,全程帮办。年内共办理备案(核准)项目41个、办理进口设备免税3项,落户预审项目43个。二是全力服务重大项目。配合泰州市经信委及国土局、环保局、统计局、人行在经济开发区组织召开5亿元以上项目企业座谈会;采取单独督查、部门联合督查与市委市政府全面督查相结合,组织重大项目“回头看”等督查活动;经常深入项目现场了解达产达效、实施进展和开工准备情况,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提请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从而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全市重大项目的快开工、快竣工、快达效。三是定期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活动。配合纪委效能办,按季度收集整理上传泰州市转型升级“双百”工程18个传统产业升级项目佐证材料,并做好半年、年度考核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对国家、省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的督查活动,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对存在问题加强整改落实。治宇、亚太、泰隆等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省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情况较好,基本达到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要求,其中济川药业的川芎清脑颗粒生产线扩产改造项目和亚太泵阀的高效节能型潜水贯流泵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3、推进节能降耗,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强化节能降耗宣传造势。紧紧围绕“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主题,组织少儿节能书画、书法作品竞赛活动,在城东工业园举办节能新技术推介会,对市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虹桥工业园区低碳城镇化建设“金太阳示范工程”的经验和做法、市淘汰落后产能力促转型升级的典型企业进行了电视系列报道。二是组织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对全市年耗标煤3000吨以上的32家企业进行现场辅导,宣传国家节能项目、高效节能工业产品和淘汰落后用能设备财政补贴政策,对照国家淘汰目录对企业的用能设备进行现场监察;8家企业推进自愿清洁生产审核;9家企业进行能源监测;8家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对8家重点企业开展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现场抽查考核。三是切实抓好项目评估和节能项目实施等工作。共对22个新上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和审查,限批4个;实施节能技改项目42个,总投资额8.34亿元,节能量5.25万吨标煤。四是切实抓好综合利用和淘汰落后工作。对13家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复审),新增2家;淘汰印染产能1000万米、铁合金1.2万吨、铜冶炼1.1万吨;淘汰落后用能设备243台(套)。五是认真做好有序用电工作。按照企业税收贡献率,科学制定迎峰度夏方案;实行错峰预警分级管理,落实了各预警等级情况下的错峰用电计划,确保全市高温季节有序用电、安全用电。六是切实加大对“五小”化工整治力度。年内关闭小化工生产企业4家。

  4、开展系列活动,力克企业发展矛盾有效化解。一是深入开展“重点企业服务行”、“服务企业直通车”活动。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建议、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到园区、到乡镇、到企业的“五进五送”活动。组织开展将国家、省今年出台的最新扶持中小企业政策解读活动;每季分组组织对各园区、乡镇、市“334”企业及产业龙头企业和部分小微企业进行工业经济运行、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调研分析,在调研中坚持做到了解情况与帮助指导相结合,分析问题与破解难题相结合,送政策与解读政策相结合,并跟踪了解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情况,指导企业科学判断发展趋势,及时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切实解决企业面临发展难题,受到了企业的认同和肯定。二是着力开展破解难题活动。针对企业融资难。今年以来,一方面,组织开展了三次政银企融资服务和个性化金融超市融资活动。融资对接项目共50个,协调贷款额10.12亿元;联合市农商行开展了金融超市走进黄桥(东部乡镇)融资服务活动,共达成贷款协议1.1亿元;联合市人行组织了金融超市走进红星美凯龙专场活动,与100多家商户达成融资意向9500万元,现场签约近1000万元;会同泰州人行、中行、交行、南京银行对城区4家工业企业推荐股权融资、短期债券、应收帐款等直接融资工具,开展个性化的融资对接活动。另外,还多次组织企业参加了泰州市金融论坛、经济金融形势报告会、工业重大项目融资储备会等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项立项,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今年先后帮助泰来减速机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高成长企业;帮助友诚数控等2家企业申报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示范企业;帮助亚太泵阀公司申报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帮助施美康药业、黄桥园区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精心组织企业申报2013年度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分4批组织专家分别对28个项目进行了专家评审,并上报省经信委。上争项目的申报到位,将为企业生存发展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针对重大项目用地难,帮助项目企业争取“点供”土地,保证了部分重大项目的顺利落户和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召开了高标准厂房建设推进会,全年新增标准化厂房面积35万平方米,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用地难题。同时,针对重大项目推进中的拆迁、用电、用水等突出矛盾,适时召开协调会办督办会议,有效化解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制约瓶颈。针对企业负责人迫切要求提升能力的问题,我委组织全市部分“334”企业主要负责人赴重庆考察学习,帮助企业开拓视野,坚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市百企升级总裁高级研修班”每个月正常开班;组织33家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参加省在泰州市举办“省小企业主管理研修班”。建立市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程资料库,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泰州市经信委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先后组织5名企业负责人赴德国考察学习,10名新生代负责人到北大培训学习;100名负责人参加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讲座等。三是利用中小企业服务网站,为中小微企业搭建服务平台。为适应中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利用开设的中小企业网站,着力宣传国家、省、市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发布工业经济、产业集聚、招商引资、技术改造、项目上争的重要通知、活动、信息等,为本市中小微企业搭建起推介产品、人才交流、资源优化、资源共享的有效平台。总之,通过我委一系列的真情服务,积极打造“贴心帮扶、暖企服务”的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