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工序异常取消建议书(2)

时间:2021-08-31

篇二:关于制程质量异常问题改善的几点建议

  关于制程质量异常问题改善的几点建议

  进入公司将近一个月以来,我经过对工模、注塑、冲压、装配车间现场管理进行熟悉和对各工序质量异常情况处理及跟进,发现质量异常处理流程存在问题,如在首检或巡检确认产品不合格时,冲压车间未按异常处理流程停止生产,正确流程应该是质量部判定为不合格,由工模部改模或修模合格后再确认是否能继续生产,或者研发部和质量部同时确认可以特采,特采单现在有流程但没有实行。

  对各车间存在的问题,我进行总结如下: 五金注塑车间异常问题鱼骨图:

  1、五金模具问题

  从2月10日-3月8日的制程异常数据分析可知,冲压异常一个月共44起异常,从历史的数据来看,以前平均每个月冲压异常单有30张左右,冲压模具精度满足不了生产实际需求,主要集中在五金冲压模具:尺寸不良(压片、方块、引脚、衬套、压板、铜片),根据20/80法则,压片和引脚的尺寸不良占80%以上,需要重点改善压片和引脚的模具精准度。

  2、五金冲压设备问题:

  2月10日-3月8日冲压设备7,2,1,6,3五台设备引起的异常占80%以上(共44次),应该重点关注和改善设备的点检、维修、保养。

  3、注塑问题

  从2月10日-2月29日注塑车间制程异常发生共19次,其中螺孔飞边、拼接松动、断针、结构NG、顶针高不良项目占80%以上,为重点改善项目。

  4、装配问题

  2月9日-2月27日装配车间制程异常共8起,作业员未按作业指导书操作、螺钉问题、引脚问题占80%以上,对生产人员和IPQC人员的培训为重点改善项

  目。

  对以上问题,改善建议如下:

  一、提高模具精确度(设计图纸与实物、样品),需要研发设计与工模车间在图纸上和实际制作模具,研发技术要求公差与生产实际操作误差匹配,改模时配合准确,及时更新,质量部参与监督并确认,缩短模具修改维护周期。

  二、传递质量压力,对制程异常责任部门要求签字确认,组织召开专题改善项目会议,建立品质圈,形成质量责任追溯机制。

  三、增加水口料按等级进行可靠性实验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水口料进行限级使用,控制水口料质量,加强封样管理和完善标准样品管理。

  四、IPQC人员技能待加强(巡检、首检),FQC人员不足,形成周例会培训机制,招聘不足FQC人员。

  质量部 张召明 201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