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七一”表彰大会讲话稿(2)

时间:2021-08-31

 一、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教育整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是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通过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建设,全县教科系统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和宗旨观念有了明显增强,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我们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对此,必须重视和深思,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是增强应对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巩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良好形势的有效保证。

  2、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是强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大家应该承认,社会上对教育、教师的指责、非议,使我们感到思想、工作压力沉重,也觉得脸上无光。我想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与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工作作风有着重要的关系。对此,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是否真正有对教育负责的精神,在多大程度上能一如既往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是否能够抵挡诸如金钱、利益等物质生活的诱惑?是否在为“创优质教育大县,办人民满意教育”梦想努力?这是在座的各位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3、党风廉政建设、纪律作风教育和师德师风整顿是解决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及教育领域不正之风的必然举措。

  总体来讲,教科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敬业爱岗,综合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作风务实。一年来,全县教科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加快改革与发展,围绕“管理求精、质量创优、特色塑品、科技争先、公信立威”的发展思路,按照机制创“新”、管理求“精”字、队伍培“优”字、作风崇“正”、质量争“先”、民生做“实”、校园尚“美”、特色塑“品”的工作目标,以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为抓手,念好“八字诀”,谱写了教科事业新篇章,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但是,个别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在作风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破坏了整个系统形象。(注:廉洁自律方面前面已经做了通报,就不再列举了)。从系统全局来看,问题不容忽视,有四个特点:一是违纪(法)案件多。教育系统近年来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个别单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受到了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处。尤其表现在教辅资料订购、服务性收费、民生工作等方面,损害教育形象和人民利益的问题时有暴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法制意识淡。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缺乏法制意识,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思想较重,以权谋取单位和小集团利益。三是群众意见大。对重点问题(乱收费、教师补课、教学质量、校长个人修为等)依然不够满意,信访举报仍然较高。四是责任意识弱。少数学校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强,觉得离我们很遥远,没有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有的领导认为,学校里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有的怕得罪人,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有些学校的领导干部把业务工作视为硬任务,把党风廉政建设当成软任务,忽视和放松了对所管辖的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这些问题,败坏了学校声誉,损害了教科形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领导干部来看,主要表现出“五大不良风气”:一是疏于学习、不思进取的浅薄浮躁之风。个别领导干部党性不强,政治敏锐性差,忽视自身政治学习,缺乏组织教职工学习、引领主流思想、倡导主旋律精神、建设健康校园文化的认识和能力,单位正气不兴、邪气抬头;个别领导没有远见卓识,没有开拓精神,只是当维持会长,谈不出有水平的办学思路,拿不出成套的管理办法;思想没有深度,管理没有力度;表面上忙忙碌碌,其实无效无功;看起来精精明明,实则浮躁浅薄。二是政令不畅,工作不力的我行我素之风。个别领导干部收阅文件慢半拍,上传下达不统一,对教科局安排的工作只看表象,不深入思考,只干表面,不深入实际,抓而不紧,落而不实,工作长期无进展,效果长期无起色。个别领导干部办事不讲原则、不懂规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三是不讲团结,相互拆台的诋毁内耗之风。个别单位班子不团结,互相掣肘,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喜欢做表面文章,报喜不报忧,虚张声势,不求实效;个别单位财经管理不规范,不民主,不公开,造成班子猜疑,群众怀疑。廉洁自律意识逐渐淡漠,用权谋私行为有所抬头,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贪腐的刑事案件,受到法律的惩处。不用制度激励人,搞小恩小惠拉拢人,任人唯亲,搞小团体;不光明正大,搞阴谋诡计,相互诋毁,内耗严重。四是忽视教学,偏离中心的不务“主业”之风。个别学校领导全局谋得不高不深不细,偏离教学中心,偏离学校“主业”,校长职能演化为搞公关,管后勤,甚至只管建修,校长成了“外长”和“建修管理负责人”。对教学关心的少,教学存在问题知道的少,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花费的时间少、精力少,校长长期不上课,游离于教学之外,专职搞管理、搞应酬、谋所谓“大局”,结果,既没有管出学校的特色,也没有应酬出教育教学的高质量,更没有谋划出学校的发展,得到的却是教学质量的滑坡、优质生源的锐减和教职工的不满。五是“走读”遥控,沉迷酒桌牌局的贪玩懒惰之风。个别校长,走读现象比较严重,对教师晚自习辅导情况、学生晚睡、早起情况实施遥控管理,实则遥而难控。个别校长,贪玩好耍之心太盛,学校管理和发展思路不清,用时不多,说不出所以然,在酒桌和牌桌上用心很深,花时不少,谈起来津津乐道,讲起来眉飞色舞;作风低俗,贪图安逸,老好人思想严重,对一些不良倾向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不敢管理,甚至随波逐流。

  从教职工队伍来看,突出表现为“五大不良现象”:一是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个别教职工不遵守国家法纪和上级规定,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乱办班、乱收费、向学生推销和变相推销教辅资料;不执行单位规章制度,不服从工作分配;不假外出,上班遛号,擅自离岗,旷工、赌博现象严重。二是不敬业、不学习、自大自满。个别教职工不坚持学习,思想上没有进步,工作上没有起色,知识不更新,教学走老路,质量低下,又无自知之明,妄自尊大,孤芳自赏。三是不顾大局,不讲事实,造谣生事。个别教职工遇事不明真相妄加猜度,不讲事实妄加非议,不顾集体利益,造谣生事,甚至利用网络无中生有,打击报复,造谣传谣。四是游手好闲,贪图享乐,不务正业。个别教职工把玩乐当成正事,把工作当成负担。研究教学眉头紧锁,如坐针毡;开茶园办棋类牌类室精神抖擞,喝茶打牌神采飞扬,一坐整天。把教学工作当成副业,把第二职业当成主业,将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第二职业上,不愿承担学校分配的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值周工作,甚至不认真备课、不批改作业,不愿承担研究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五是不讲团结,不讲奉献,争名争利。个别教职工处处斤斤计较,事事争名夺利。为一己私利,不顾集体利益,不顾同事情谊,不顾道德品行,不达个人目的誓不罢休。

  从机关干部队伍来看,不同程度存在“五种歪风邪气”:一是懒于学习,工作能力不强,滥竽充数,做“混世魔王”,不学无术之风;二是工作不在状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中,工作慵懒之风;三是服务意识差,工作中耍大牌,当“老爷”,乱表态,瞎指挥,不深入,作风漂浮之风;四是争名夺利,吃拿卡要,吃喝玩乐,生活糜烂之风;五是不顾大局,不讲团结,无中生有,无事生非,说三道四,破坏安定团结之风。

  尽管上述不良风气和现象仅存在于个别领导和职工身上,但影响极坏。如果任其蔓延,将会直接影响整个教科系统队伍的自身建设,直接影响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教育和科技工作者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因此,必须痛下决心,狠下硬手彻底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