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方案(4)

时间:2021-08-31

物业管理方案 篇5

  一、XX项目物业分析:

  1、物业地域范围开阔,封闭性交强

  2、购置物业人员层次较高,属于房地产市场尖端客户群体,其对居住的私密性、安全性要求较高,并且具有相当强的物业消费承受能力;

  3、购置物业用途复杂,有居住类要求、有办公类要求、有会所类要求等;

  4、物业管理为混合式管理,即有河道及市政道路的管理,又有客户私有设施及服务的管理。

  二、根据以上分析,对XX项目物业建议如下:

  1、建议在保洁管理方面实行两个分开,即河道及市政道路的保洁工作与针对业主提供的保洁工作相分开。因为,河道及市政道路的保洁工作是属于项目区域内具有公共及社会性质的工作,其对具体的环境卫生标准及人员素质与直接为业主提供保洁服务的要求不同,分开管理有利于降低物业管理成本,必要时可以通过物业公司将该部分工作对外进行分包处理。

  2、突出物业管理的两个体系,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体系以及针对业主的管家式的服务体系。

  三、物业管理提供日常服务的内容:

  1、对河道的清理与水质的保护(如通过种植水生性绿植改善水质、根据季节放养鱼类加强河道景观效果;

  2、对市政道路的保洁;

  3、对业主庭院环境的保洁(主要集中在季节更替时,如刮风导致的尘土积累或落叶);

  4、24小时水电维修;

  5、对业主生活垃圾的定时清运;

  6、对水、电、燃气等设备日常的保养与维护;

  7、项目范围内绿化的种植与养护;

  8、业主能源费用的代收代缴;

  9、定期花木杀虫及灭鼠;

  10、暂住证等社区性证明的办理;

  11、业主院落档案的管理。

  四、物业特约服务-管家式服务体系:

  1、管家的服务,是指由管家负责,带领包括保安、保洁、厨师、司机等为主人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针对玉河项目提出的管家式服务,应理解为通过物业管家的努力为业主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随时解决业主提出的关于生活、出行等方面的需求。

  2、管家式的服务建议由2至3人24小时专职负责三到四位业主随时有可能提出的服务要求,业主有需求只针对所负责管家提出,由该管家负责尽可能的解决业主提出的问题;任何针对业主的服务均需由物业管家陪同。这样,业主提出的要求有专人负责,避免了处理问题相互推托的情况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对业主的各种服务也同样由该物业管家带领陪同,增加了业主对物业人员的认同感并且避免陌生工作人员带给业主的不安全因素。

  3、管家式服务的内容:

  A、业主订购报刊的派送(报纸需经过熨烫,免费)

  B、带领工作人员完成业主提出的家政服务要求(付费)

  室内清洁

  搬家、搬物

  地板、地毯的清洁养护

  代收洗、补、烫衣物

  室内插花、装饰

  代购日常生活用品

  车辆清洗服务

  家庭看护管理

  宠物看护管理

  C、为业主提供车辆接、送服务(付费并需要提前预约)

  五、XX项目的安全保卫管理:

  1、保卫部门日常工作内容:

  24小时固定安全岗位的'值勤

  24小时流动岗位的安全及消防巡视

  车辆停放的安全管理

  特殊时间段道路车流、人流的疏导管理

  2、保卫部门的设施设备:

  中央控制室

  与中控室连接的门禁对讲系统

  设像监视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

  业主院落重点部位(厨房)设置烟感报警系统

  停车管理系统(如有大规模公共停车位需要管理)

  安防器材(对讲机、灭火器、警棍等)

  3、保卫部门提供的委托性特约服务:

  礼仪性保卫

  短途护卫(主要为业主携带贵重物品外出时对人员安全护卫)

  (以上两种服务提供时需要有物业管家陪同并属付费项目)

  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的建立

  业主物业的安全性是本项目物业管理的关键所在,除提供一般保卫方式外,还应建立联动体系,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将业主的损失降低。应急处理体系流程如下:

  1、遇有突发事件,业主通过门禁对讲系统向中央控制室报警(或直接找物业管家);

  2、中央控制室接警情后分别通知所属物业管家、片区巡视保安、备勤保安赶赴现场,控制事态不继续发展;

  3、由物业管家向值班物业经理汇报现场情况;

  4、物业经理根据物业管家对现场情况的汇报决定是否报警(110、119、120、999等)

物业管理方案 篇6

  一. 培训对象

  物业管理处全体员工

二. 培训目的

  1. 全面理解物业管理服务概念,完善服务意识;

  2. 充分掌握大厦管理模式,提高工作质量;

  3. 熟悉大厦各种设备、设施的功能,降低事故率;

  4. 掌握各类岗位职责、管理手册;

  5. 通过全面阶段性的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

三. 培训时间安排

  新员工到职第一周集中培训;

四. 培训内容

  员工内部培训涵盖面广,内容繁多,大致分为:

  1. 公司企业文化;

  2. 人事管理规章制度;

  3. 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4. 工程管理;

  5. 清洁管理;

  6. 保安管理;

  7. 客户服务;

  8. 消防管理;

  9. 意外事件处理;

  10. 英语培训;

  11. 特殊工种将另行增加专业培训课程。

五. 培训负责

  培训工作总体由人事部负责,由各部门预先填写培训计划表、并每次培训前一周提交培训申请表,人事行政主管跟进配合安排培训进度、培训人员、培训材料、培训考核等。

六. 培训方式

  专业人员集中授课,由业务部门统一出卷考核。

七. 其它

  培训结果将直接与员工评定挂钩,作为员工通过试用期的参考依据。

  此培训安排将作为大厦前期筹备员工培训的纲要性文件,大厦投入运行后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对培训内容及方式作适当调整及相应的补充。

员工入职培训大纲

一、基层员工培训

  基层员工总的来说,对物业管理服务的认识尚欠了解,专业服务意识有待提高。针对此等情况,拟通过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系统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使大厦投入运行时即可保证较高之服务水准。

  A. 共同培训内容-由培训主管负责主讲

  1. 公司的企业文化、宗旨及工作方针;

  2. 公司组织架构及各主要负责人;

  3. 各相关部门工作关系介绍;

  4. 公司人事制度,员工手册、管理手册;

  5. 公司基本之财务政策;

  6. 基本培训手册内容;

  B. 各岗位培训内容-由各部门负责推荐主管级以上员工主讲

  (一) 工程部

  1. 工程部管理手册;

  2. 各类工作制度;

  3. 各类岗位职责;

  4. 各类工作表式;

  5. 各设备、设施位置;

  6. 各机房规章制度;

  7. 各机房钥匙领用及移交制度;

  8. 交接班制度;

  9. 对讲机使用及呼叫规范;

  10. 报修单操作流程;

  11. 紧急情况处理流程;

  12. 各机电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计划;

  13. 安全操作守则;

  14. 设备台帐、设备运行记录、设备检修记录;

  15. 备品备件申领制度;

  16. 对外服务礼仪及沟通技巧;

  17. 节能意识培训;

  (二) 保安部

  1. 保安部管理手册;

  2. 各类工作制度;

  3. 各类岗位职责;

  4. 各类工作表式;

  5. 各保安设备、设施位置;

  6. 公共地区各通道钥匙领用及移交制度;

  7. 交接班制度;

  8. 巡检路线图、巡检流程;

  9. 对讲机使用及呼叫规范;

  10. 各类保安工具的使用;

  11. 消防培训(消防设施的位置、消防设备器材使用、消防制度、报警程序、紧急疏散程序及路线);

  12. 保安计划的制订及实施;

  13. 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14. 对外服务礼仪及沟通技巧;

  15. 外来施工人员管理;

  (三) 清洁部

  1. 清洁部管理手册;

  2. 各类工作制度;

  3. 各类岗位职责;

  4. 各类工作表式;

  5. 交接班制度;

  6. 各类公共区域的清洁要求;

  7. 各类设备/设施的清洁流程;

  8. 清洁器械/工具的使用要求;

  9. 清洁剂的使用要求;

  10. 各类清洁用品的申领制度;

  11. 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12. 对外服务礼仪及沟通技巧;

  13. 节约能源意识;

  14. 绿化园艺常识;

  (四) 管理部

  1. 管理部管理手册

  2. 各类工作制度;

  3. 各类岗位职责;

  4. 各类工作表式;

  5. 交接班制度;

  6. 对外服务礼仪及沟通技巧;

  7. 客户投诉处理流程;

  8. 客户入伙流程;

  9. 装修管理规程;

  10. 客户相关服务手续办理;

  11. 紧急事件处理流程;

  12. 英语培训;

  (五) 财务部

  1. 财务部管理手册;

  2. 公司各类财务制度;

  3. 各类财务表式;

  4. 各类财务法律、法规;

  5. 各类付款/报销流程;

  6. 控制财务成本;

  (六) 人事部

  1. 人事部管理手册;

  2. 公司各类人事制度;

  3. 各类人事表式;

  4. 各类人事法律、法规;

  5. 员工招聘、培训、赏惩、晋升、解聘等考核流程;

  6. 控制员工数量及用工成本;

二、主管级员工培训-由经理级以上人员主讲

  1. 服务意识;

  2. 管理艺术;

  3. 行业理念;

  4. 团队合作能力;

  5. 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能力;

  6. 与各供应商及政府机关的沟通合作能力;

  7. 语言表达及文字写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