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方案(2)

时间:2021-08-31

计划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并善于将现代的幼儿教育观念渗透于教育行为中,要珍重幼儿的生活价值,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要为自己找到角色定位。我们要在学习中得到调整,在调整中得到发展;我们要勇于尝试,积极创造。同时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家长力量,将我们的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推上一个层面,使我园的保教工作获得最高的质量,最佳的效果,为幼儿一生的学习、生活、发展打下基础。

  二、要求与措施

  1、通过学习、教育、抽查、督促,提高教师对幼教改革的认识,增强教师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结合我园教育教学的水平与教师的实情,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健康的心理、正确的教育思想、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熟练的技能技巧)使之真正落实到实处。

  (1)深入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广东省课程指南"等理论,根据我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逐个领会、逐个运用、逐个转化。

  (2)提倡教师职业道德,发掘我园热爱幼教事业,具备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典范,给予发扬光大。

  (3)强化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变。

  ①树立以幼儿为主的观念,变静态的作息制度为动态的作息制度。

  ②树立以教育贯穿一日活动中为主的观念,打破以上课为主的习惯。

  ③树立以面向全体幼儿全面发展的观点,按幼儿的不同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4)加强教师自培工作,使每个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技巧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① 定期组织专题讲座,通过研讨,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

  ② 以普通话的培训为基点,每

  位教师要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会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诗歌和讲述 故事。琴法以自弹自唱和即兴伴奏为目标;舞蹈以基训和创编幼儿舞蹈为主;美工则着眼于教玩具的动手能力。

  ③ 定期邀请陈老师辅导写作,每月的教育笔记、信息采集要主题突出、文笔通畅、内容丰满。

  ④ 为教师创设自学的环境和条件,每月定期去书城;每周定期开放图书资料室。

  2、 加强教研学习的力度,采取多种教研形式,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组织教学的教育技能。

  (1) 始终讲究园与园、部门与部门、阶段年龄组与阶段年龄组、班与班、班内成员间的团队作用。教研组长要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教研工作中去,并能起到表率作用。

  (2) 坚持每周以大、小教研的活动形式,研究教育理论、教学重点、难点及教育教学的领导方法;交流工作中的经验和困惑;探求学科设计、自评、互评及修正等问题。

  (3) 围绕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转化诸方面,各阶段确定专题、积累资料、写出相关的论文,每位教师一篇。

  ( 4) 继续规范各类计划的书写,并要求做好记录,重视资料的积累工作。

  (5) 开辟三个园地"教研信息园地"、"家长园地"、"幼儿成长园地"定期更换,及时传递我园教改动态。

  3、树立大教育观,重视家长工作与家园联系,建立起家园联系的桥梁。

  (1) 继续探讨并努力做好家长工作,通过日常性、阶段性、家长参与、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的家长工作,增加家长对本园方方面面的了解与支持。

  (2) 办好家长园地,写好家园联系手册,发挥其反馈功能。

  (3) 定期向家长宣传育儿信息、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儿童观、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计划方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

  四年级上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年级上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植物和动物的朋友?我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为什么说生命是生生不息,又是有限的?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以爷爷奶奶的故事作为引线,感受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手,是关心。说话做事多替邻里乡亲着想,是理解。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教学目标: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上册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掌握安全常识,懂得花钱的学问,伸出友爱的手,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上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上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

  到了人文,情感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年级上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 三、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进度表

  20xx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