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3)

时间:2021-08-31

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 篇5

  一学期就这要匆匆而过了,在忙碌中感受充实,在辛劳中感受收获,在迷茫中寻找出路,在疲惫中探寻动力……

  在本学期中途接班很意外所以没有任何准备,离上次当班主任的时间已将八年多了,有些惊喜、有点兴奋甚者还有些茫然。接触的学生已经是零零后了,代沟拉的更大了,他们的思想有些是我无法理解的。在担任科任教师的时候还能在一起“畅谈一下”,现在身份的转变让我与孩子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他们心中“我”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

在接到接班任务后,我翻看了原班主任的学期工作目标:

  1.完善班干部队伍

  2.抓常规管理

  3.加强班级凝聚力

  4.加强家校互动

  由于新接班就对于班级目标进行了调整:稳定班级;保持原有班级状态;

  尽量保持班级状况不下滑;尽量杜绝违纪违规现象。

  回顾两个多月的班主任工作。

一.学期工作完成情况

  1.在德育方面。每星期利用好班会课进行主题活动教育,观看《中国青年说》精彩人生分享,感受自己的生活和从中树立自己生活目标。及时对有情绪的同学进行谈话化解不良情绪。

  2.在学习方面也有下滑。但厌学的同学在学习方面更加严重了,成绩的新低屡次被刷新。在谈话中体会到学生放弃学习的念头,在与家长沟通中家长也无可奈何。中等生也存在下滑的现象全科及格率人数减少两名,处于边缘的两名同学出现单科成绩边缘。

  3.纪律方面。出现了一起打架事件,其它方面较为稳定。关于打架事件我觉得也属于正常现象,显现出孩子在人际关系及处事方面的不成熟,给老师和家长指出了不足以及工作的方向。

  4.个别生问题。对于个别生每个班级都有,我觉得我们班个性同学比较多,如果不提成绩孩子看着都很可爱,各有特色。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的个别生还都与学习成绩挂钩。由于学习成绩跟不上才会有这些、那些的想法,显得很另类。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也许让孩子们做他们心中不喜欢做的事,不如让他们先学会做人,明白道理,自己的人生道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关于个别生联系与家长的沟通总显得无奈和苍白,绝大多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已经是做无奈状,很多时候家校沟通成为一种告知而已。这也是我的一个很大的困惑。

二.收获与体会

  我是个70后的尾巴,80后的头,刚上班的时候教的是90后,现在我会对的是00后,之前的体验感受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敏感脆弱不是这代孩子的特点了,他们个性张扬、敢说敢干。和他们在一起好像年轻了不少,但也觉得带这样的孩子多了很多挑战性。我们之间存在代沟。

  今天的班主任我觉得很不好当面临的各方面压力很大,被束缚的东西也很多。班主任应该是个多面手,更应该是一个心理专家,不仅要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梳理自己的情绪情感。与现在孩子的接触不要于一种心理战的对抗。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认为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

  1、班级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情绪的增加。由此所导致的班内不稳定因素增加。

  2、家校互动的苍白无力。

措施:

  1.提升自己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培训。

  2.与身边教师一起相互切磋研究学生问题。

  3.尽量走进学生心里,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努力寻求家校合力。

四.科研小结

  在本学期我进行的班级科研工作是一个小小的心理实践。利用班会课进行励志教育观看《中国青年说》每周一个或两个励志故事,不同阶层、不同起点,但有理想、有信念、有行动让他们的人生个个别样精彩。从学生的眼神、表情,以及他们的感受看有些东西在孩子们心中是有反映的。这样的活动我还会继续,希望学生的心里面能种下希望的种子。

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 篇6

  本学年以来,我所管理的高三I班比较顺手。虽然这是一个书院里的普通班级,但是班级的总体要求和重点班级是同一标准,尽管如此,中学部班级量化评比,高三I班一直是文明班级。如果这是成绩,和我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不可分。德育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我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爱心换真情,尽力感化学生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刚接手班级,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激励中促动真情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经常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的意志品质行。这样,对学生进行一次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身体力行,真情落实到行动中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

  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