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4)

时间:2021-08-31

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7

  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南昌市第三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为期两天半,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到小学各个学科,有名师成长讲座,有特级教师和省学科带头人传经送宝,有大学教授教科研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专题讲座,有现场听课评课活动,既充实又受益匪浅。下面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听评课方面

  在培训过程中,于4月17日上午在南师附小红谷滩校区二部,聆听了二年级的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授课的是一位刚任教小学一年的年轻美丽的戴晶晶老师。纵观全课,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富有亲和力,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课堂,师生氛围融洽!教学设计巧妙、环环相扣,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练习设计分层次、有梯度!具体表现如下:

  (一)亮点:四个能力培养

  1.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戴老师在本节课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在课堂伊始,戴老师让学生动手“摆图形”初步感知“余数”,课中让学生“摆草莓”探究“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课练“圈一圈”巩固新知,加深对余数的理解。

  2.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戴老师在课堂中有意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要求学生完整表述摆的情况、算式的含义等,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戴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大胆地设计了“余数是怎样写的?”让学生自学书本,自学能力的培养敢从小抓起,值得借鉴!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戴老师在“闯关游戏”的第三关中,启发学生创造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三个建议

  1.要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进行教学;

  在学生进行第一个闯关练习汇报时,有个学生回答:“23÷3=8组”,此时教师没有抓住这个错误资源,而是立即指出错了,把学生拉回了自己的教学预设中,我认为应该顺势而导:“圈8组够吗?差几个?最多能圈几组?”再追问“最多圈6组可以吗?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主纠正,并初步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为下一节课学习“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做好铺垫。

  2.让学生学会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

  戴老师在例1中用对比的方式教学:有无余数的分草莓和除法横式的两个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很突出,但是除法横式的对比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还应该让学生观察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什么不同,这是教学难点,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

  3.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交流学习;

  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本节课第三个闯关练习中,有个学生汇报自己创造的有余数除法算式:9÷2=4只……1,说到了单位名称,戴老师马上制止学生不要单位。我觉得应该表扬这个学生,她肯定是带有情境的设计,应给她足够的时间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激发学生富有实际意义算式的再创造。

  二、专家讲座方面

  此次培训,南师附小郭爱香校长和原南昌三中物理教师黄恕伯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她)们都是特级教师,都曾受过社会的不公平对待,也曾有过抱怨,但是他(她)们没有一直埋怨,而是接受现实,踏实苦干,从一个普通的教师做起,在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家单位,都是爱岗乐研,善于总结反思,最终功成名就!

  尤其是黄老师把自己的专业物理知识与业余爱好音乐结合起来,利用废旧物品吸管、口香糖易拉罐瓶子、板子、架子、棒子等研究创造出许多乐器,并能演奏名曲,他的幽默风趣、才华横溢让在场的教师们掌声雷动,笑声不断!他的职业观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看似普通平凡,但却寓意非凡,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他“老而不休”“夕阳无限好,皓月更迷人”的观念更令人敬佩!作为青年骨干教师的一员,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传递正能量!

  总之,非常感谢南昌市教科所创造了这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而又意义深远的事!

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8

  年青老师是学校的生力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我校以“控架子”“压担子”“引路子”为理论,注重青年老师长远发展和内涵发展,积极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学校工作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一、学校教师分析

  学校现有教职工88名,任课教师80名。体育、音乐、美术、自然、电教、保健专职教师12名。教师年轻化,平均年龄31.3岁,教龄5年以内的教师有21位,占教师队伍的26.3﹪。教师队伍中,任课教师大专学历达100%,期中本科学历有9人,占11.3﹪。学校现有江苏省特级教师侯选人1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常州市青年骨干教师8人,占任课教师的10﹪,溧阳市青年骨干教师4人,占任课教师的5﹪,溧阳市教学能手9人,占任课教师的11.3﹪,溧阳市教坛新秀3人,占任课教师的3.8﹪,片级三类优秀教师12人,有4名教师受省级的表彰,有3名教师受常州市级表彰,有3名教师受溧阳市级表彰,但由于57.5﹪的教师来自二十多个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原有的观念落后、思想认识、兴趣爱好等存在较明显差异。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狭窄,教学方法单一,教育教学力薄弱。新教师虽然知识面宽泛一些,但缺少实践经验,把先进的观念、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有效的教学行为的能力差,骨干教师多数偏重与经验型,理论功底不够扎实,且缺少教科研工作的能力。

二、确定发展层次

  1、根据以上实际情况,将我校教师分订发展层次:教学科研型、学科骨干型、普通适应型。

  2、具体分为:

  ①工作两年内成为普通适应型教师,要求能独立备课、上课,能在年级组上公开课;

  ②工作五年以上,成为学科骨干型教师,在任教的学科内有研究专长,在教材分析中有独到的见解,能开设市县级的公开课,有研究文章发表或获奖;

  ③工作八年以上,能指导其他教师上观摩课,成为科研型教师,能独立主持课题研究,每年开设不少于两节的示范课,至少有两篇以上的学科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发表或参赛获奖,能指导2-3名徒弟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活动辅助机制

  实践证明,教学科研活动是促进教师成长的舞台。只有活动,才能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1、每学期的“三个一”活动:教材分析、上课、听课、评课,锻炼新人,培养骨干。

  2、每一学期“教学公开”:“家长开放日”家长的评价,研究课的鉴定,促使青年教师练好基本功。

  3、每一学年举行“五四”练兵活动、单项赛(每一学年的上半学期)。根据新的形势和教师基本功现状,确定每年竞赛的内容、竞赛的要求、方法,让教师教中学、学中练、练中比、业务素质结构不断优化。

  4、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了让每个教师有展示汇报自己学习情况的机会,每学期的学术“沙龙”活动,活动有主题,每个月“学反思日记”的交流。

四、评价激励机制

  1、荣誉激励。在教科研中成绩突出的,对某一学科学有带头作用的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授予“课改积极分子”称号。

  2、物质激励。对奖惩条例规定的奖金,按学期发放,让奖惩真正成为促使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动力。

五、营造氛围

  搞好教科研工作要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为了让每个老师都能自觉地走近科研、主动地参与教科研,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让新老师“联”起来。长期的实践磨练,我校培养了一批教师。老教师暮年雄心,中年教师沉稳历练,年轻教师满腔热情。让他们联起手来结成对子,可以优势互补。新老教师教学相长,产生教科研的“向心力”。因此,每年新进教师,我们要举行“联手”仪式,结对双方有明确目标,定期调研,自主汇报。

  2、搭建平台。由教研组牵头,组织各种学术活动:轮流上课,全员评课;交流案例,百家争鸣;采集信息,共享收获;热点研讨,思维交融;读书汇报,升华理论,等等。这种师师互动,横向沟通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