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工作计划(4)

时间:2021-08-31

  辅导:

  1)实行班主任科任教师重点学生负责制。

  2)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培优补差模式,将培优补差落到实处。

  3)补差工作要体现立体化、全方位的特点。遵循“先查病,后治疗,再进补”的原则,做到“三补五多”,即补态度、补方法、补知识,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平时多谈心,练习多面批,方法多指导。

  4)认真准备培优补差教案,悉心编制培优补差练习。

  考试:

  1)本学期进行六次大考,每周目前暂时确定为两次周练习,做到“考改评”及时到位。

  2)加强考试流程管理,精心组织每次考试。

  3)严肃考风考纪,严密考试环节,严格考试要求。

  4)每次重大考试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工作,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及时整改。

  5)努力消除非智力因素失分。

  6)年级组统筹安排各科的周练习,定时间、定内容,保证质量,反馈及时。在抓好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要尽可能实行试卷的校本化,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同时将加大向各渠道收集、筛选信息的力度,以增强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周练不准使用任何形式的成套试卷;周练内容要涉及平时易错题,可以是原题,也可以将易错题稍加改编,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的实效性。各备课组长做好考试的分析工作,发挥考试的功效,探讨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评价:

  1)教师、备课组要充分利用各种评价方式诊断教学得失,激励学生学习。

  2)年级组要充分利用各种评价方式激励教师改进工作,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3)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平时课堂、作业、检测情况的评价,根据评价,调整教学,教育学生。

  4)备课组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周练、调考、统考的小分分析评价,根据评价,调整教学安排。

  5)年级组通过听课,学生问卷调查,年级组和学校的值日、巡视记载,学生和家长的座谈反映,班务日志记载,阶段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教学情况;通过教研活动记载、教师座谈、阶段考试分析等评价备课组教学管理情况;通过落实过程奖励方案等评价班级整体教学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