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2)

时间:2021-08-31

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完善质量责任制体系,按照PDCA循环管控质量,达到行知并举。

二、工作总体目标:

  严格执行HACCP安全管理体系,系统性地确定具体危害及其控制措施;现场过程管理控制体系,使产品实现可追溯化;加强对方便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加强对不良品的出货管理力度,使原物料品质不良率控制在3‰以下。

三、预期达到结果:

  原物料品质不良率控制在3‰以下,出产方便食品微生物达标在100%;产品拒收及退货率控制在3‰以下(以金额计算)。 措施:通过建立品质管理体系和加强培训的方式。

  主要分为四个模块:食品安全管控、过程管理、产品品质管理、品质会议;建立公司对抗机制。

四、具体规划:

(一). 食品安全管控

  定义:通过与质检等监管部门及时沟通以及有效管控,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将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目标:避免因沟通不利出现以及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

措施:

  1.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及管理,新增原辅材料品质的确认。

  2. 风险监测方面,专人负责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信息和质量安全信息。

  3. 定期审核常规产品和季节性产品质检报告,确保超市产品的质检报告符合规定。

  4. 外采成品、OEM代加工供应商的现场审核以及在质监部门的备案工作。

  5. 对紧急质量安全事件建立专案、预案。

  6.严格执行产品召回制度,对受到污染,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存在

  严重危害或质量缺陷,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和构成潜在风险的产品进行召回,与物流、销售、制造等部门沟通,立即停止此类产品的生产、销售,并根据销售记录对已出售产品进行召回,对召回产品进行风险评估。

  责任人:丁建

  完成进度:按月进行

  (二). 过程管理

  定义:对过程进行有效管控,是品质预防、品质控制和品质改善的基础。

  目标:制定相关过程管理体系,使现场品控有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不合格品率,提升品质。

措施:

  1.执行HACCP安全管理体系,系统性地确定具体危害及其控制措施。包括制定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标准(SSOP),对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进行有效控制。

  2.对品控人员、车间人员、门店销售人员等进行HACCP和5S知识的培训,并组织考试。

  3.通过化验室数据对过程管理进行监督,如产品理化指标、车间环境指数、人员卫生等。

  4.加强对抗结果的监督管控工作,使报表逐步达到数字化,用数字反映问题,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归类,分为人、机、料、法、环,对优先原因进行解决。

  5.加强门店自制产品质量管控。

  责任人:陈新华、蒋丽君、宋北京、丁建

  完成进度:按月进行

  (三). 产品品质管理

  定义:对影响产品品质的原物料进货检验、成品出货质量控制。

  目标:年底达到:原物料品质不良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下,产品拒收及退货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下(以金额计算),实现低5%投诉,以季度为单位逐步完成。

措施:

  1.严格遵守原物料进厂检验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原物料坚决不予入厂。

  具体目标为:一季度原物料品质不良率控制在5‰,二季度控制在4‰,三季度控制在4‰,四季度控制在3‰,年底达到3‰。

  2.与生产及销售等各部门沟通,按照成品出货检验标准,明确成品质量可

  控范围,降低出货不良率。具体目标为:一季度出厂产品质不良率控制在8‰,二季度控制在6‰,三季度控制在4‰,四季度控制在3.5‰,年底达到3‰。

  责任人:陈晓阳、李金、陈洪兵、宋北京、丁建。

  完成进度:按月进行

  (四). 品质会议及对抗机制

  定义:预防影响品质的其他事件发生。

  目标:通过竞争机制提升生产员工与品控人员的基础作业能力。

措施:

  1.定期对生产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公司各种流程体系的熟悉和产品质量知识,并组织考试。

  2.定期对品控人员进行培训,每次一个培训主题。培训内容涉及品质管理知识和公司各流程体系,并组织考试。

  3.与生产制造部、研发部、销售部等部门沟通,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品质会

  议,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品控人员对每次品质会议前后产品质量做统计分析,确定会议主题并当场沟通解决。

  4.品控人员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产品所存在的问题,并归类汇总。同时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怎样去解决产品问题。各班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组的整改措施。

  5. 根据各组每周的正品率进行对抗,可以一对一对抗,亦可一对多对抗。通过对抗使员工对待工作更加认真负责。

  责任人:宋北京、丁建

  完成进度:按月进行

工作计划 篇4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到位,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3.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4、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监护室的特护患儿和普儿病房的危重患儿,把上述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8、加强护理人员自身职业防护,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艾滋病防护条例》,制定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职业暴露防范措施及职业暴露后具体的处理措施和程序。

  9、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

  3、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4、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属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属的顾虑。

  5、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学习,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3、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

  4、每月对质控小组、护士长质量检查、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1、对各级护理人员按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3、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4、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知识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5、每季度进行急救技术演练,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仪器的使用。

  6、每季度对三基三严计划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