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2)

时间:2021-08-31

 第四章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第二十五条

  国家认监委负责制定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基本格式、编号规则和认证标志的式样、编号规则。

  第二十六条

  认证证书有效期为1年。

  第二十七条

  认证证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认证委托人的名称、地址;

  (二)获证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以及产地(基地)的名称、地址;

  (三)获证产品的数量、产地(基地)面积和产品种类;

  (四)认证类别;

  (五)依据的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

  (六)认证机构名称及其负责人签字、发证日期、有效期。

  第二十八条

  获证产品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委托人应当在15日内向认证机构申请变更。认证机构应当自收到认证证书变更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认证证书进行变更:

  (一)认证委托人或者有机产品生产、加工单位名称或者法人性质发生变更的;

  (二)产品种类和数量减少的;

  (三)其他需要变更认证证书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在30日内注销认证证书,并对外公布:

  (一)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使用的;

  (二)获证产品不再生产的;

  (三)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申请注销的;

  (四)其他需要注销认证证书的情形。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在15日内暂停认证证书,认证证书暂停期为1至3个月,并对外公布:

  (一)未按照规定使用认证证书或者认证标志的;

  (二)获证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或者管理体系不符合认证要求,且经认证机构评估在暂停期限内能够能采取有效纠正或者纠正措施的;

  (三)其他需要暂停认证证书的情形。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在7日内撤销认证证书,并对外公布:

  (一)获证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强制要求或者被检出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禁用物质的;

  (二)获证产品生产、加工活动中使用了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禁用物质或者受到禁用物质污染的;

  (三)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虚报、瞒报获证所需信息的;

  (四)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超范围使用认证标志的;

  (五)获证产品的产地(基地)环境质量不符合认证要求的;

  (六)获证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或者管理体系不符合认证要求,且在认证证书暂停期间,未采取有效纠正或者纠正措施的;

  (七)获证产品在认证证书标明的生产、加工场所外进行了再次加工、分装、分割的;

  (八)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对相关方重大投诉且确有问题未能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的;

  (九)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活动因违反国家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受到相关行政处罚的;

  (十)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拒不接受认证监管部门或者认证机构对其实施监督的;

  (十一)其他需要撤销认证证书的情形。

  第三十二条

  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为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标有中文“中国有机产品”字样和英文“ORGANIC”字样。图案如下:

  第三十三条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应当在认证证书限定的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内使用。

  认证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认监委统一的编号规则,对每枚认证标志进行唯一编号(以下简称有机码),并采取有效防伪、追溯技术,确保发放的每枚认证标志能够溯源到其对应的认证证书和获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单位。

  第三十四条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应当在获证产品或者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加施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有机码和认证机构名称。

  获证产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等材料上可以印制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并可以按照比例放大或者缩小,但不得变形、变色。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产品、产品最小销售包装及其标签上标注含有“有机”、“ORGANIC”等字样且可能误导公众认为该产品为有机产品的文字表述和图案:

  (一)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

  (二)获证产品在认证证书标明的生产、加工场所外进行了再次加工、分装、分割的。

  第三十六条

  认证证书暂停期间,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应当暂停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认证证书注销、撤销后,认证委托人应当向认证机构交回认证证书和未使用的认证标志。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国家认监委对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的专项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所辖区域的有机产品认证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获证有机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外资认证机构、进口有机产品认证和销售,以及出口有机产品认证、生产、加工、销售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中资认证机构、在境内生产加工且在境内销售的有机产品认证、生产、加工、销售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

  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的方式包括:

  (一)对有机产品认证活动是否符合本办法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定的监督检查;

  (二)对获证产品的监督抽查;

  (三)对获证产品认证、生产、加工、进口、销售单位的监督检查;

  (四)对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监督检查;

  (五)对有机产品认证咨询活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监督检查;

  (六)对有机产品认证和认证咨询活动举报的调查处理;

  (七)对违法行为的依法查处。

  第四十条

  国家认监委通过信息系统,定期公布有机产品认证动态信息。

  认证机构在出具认证证书之前,应当按要求及时向信息系统报送有机产品认证相关信息,并获取认证证书编号。

  认证机构在发放认证标志之前,应当将认证标志、有机码的相关信息上传到信息系统。

  地方认证监管部门通过信息系统,根据认证机构报送和上传的认证相关信息,对所辖区域内开展的有机产品认证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以及有机产品销售单位和个人,在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生产、加工、销售记录档案制度。

  第四十二条

  有机产品销售单位和个人在采购、贮藏、运输、销售有机产品的活动中,应当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规定,保证销售的有机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与销售证中的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一致,并能够提供与正本内容一致的认证证书和有机产品销售证的复印件,以备相关行政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查询。

  第四十三条

  认证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动植物疫情、环境污染风险预警等信息,以及监督检查、消费者投诉举报、媒体反映等情况,及时发布关于有机产品认证区域、获证产品及其认证委托人、认证机构的认证风险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

  第四十四条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提供虚假信息、违规使用禁用物质、超范围使用有机认证标志,或者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的,认证机构5年内不得受理该企业及其生产基地、加工场所的有机产品认证委托。

  第四十五条

  认证委托人对认证机构的认证结论或者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诉,对认证机构的处理结论仍有异议的,可以向国家认监委申诉。

  第四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有机产品认证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可以向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认证监管部门举报。国家认监委、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