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班班主任总结报告(2)

时间:2021-08-31

  篇二:如何带好差班(工作总结)

  首先我点评一下郭霞老师之所以会成功的闪光点。

  首先,她抓住了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不论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学习赖的'学生,谁想落个坏名声?没人会愿意,这和“有头发谁愿意装秃子”是一个道理。就算是个别学生想偷懒,不想改掉过去的恶心,当着大家的面,他肯说吗?孩子慢慢长大了,基本的自尊和对脸面的基本要求,迫使他不得不站到正确的队伍中去。郭霞老师正是利用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将了孩子们一军。

  其次,郭霞老师制定班级制定很有技巧。

  ①她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或者参考别班的纪律定班规,而是和同学们一起做。这样有什么好处哪?自己定的制定,自己必须遵守,这叫言而有信。对于讲信用而言,学生还是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这些纪律是学生们自己定制的,没有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不但如此,还又避免了学生耍赖说不知道这个制度的存在的弊端。

  ②对每一项制度都做了详细的量化要求,使学生有“法”可依。一个笼统的纪律和没纪律好不到哪里去!只有给孩子们指明方向,并做出具体的布置,学生才知道怎么做,并按要求去完成。譬如,你若对学生说:“把书看看!”学生会怎么做?顶多翻看一下也就是了,因为他完成了你对他的要求。你应该换一种方法对学生说:“看XX课本第XX页的哪几句,并把它给我些XX遍。”这种效果立马就出来了。

  ③让学生们给我制定班主任规则,做的就是以身作则,以身为范,起一个表率的作用。让学生们知道老师已经安装他们的意思做到了,他们也应该做到。

  对于自己管理班级的方法,我在这里简略地给大家做以介绍,不周之处,还请各位同仁不要见笑,若能批评指出,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按照我当班主任的经验,一个班级的灵魂就是这个班级的凝聚力,而这个班级的凝聚力的形成要靠班主任细致的工作和一个认真负责,有效的班干部集体。因此,一开始我的工作重点就是选一个好的班干部集体,通过毛遂自荐。同学推荐。经过考察,选了张梦格和蒋志阳担任班长,两人都是正班长,分管女生和男生的工作,这样就避免以后的矛盾.同时选了班上的劳动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各组的组长.这些班干部的任职不是长期的,我的原则是能者上,庸者下。这样才能最后形成一个有效的班干部集体。

  培养干部集体的时期,要细致地指导他们的工作,教他们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要大胆地放手让他们去做事,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去责怪他们,而是多指导,多教他们怎么去做。给他们更大的权力,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做事也不会束手束脚。

  要带好“差班”,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古印度有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人与人的差距分先天和后天,先天的差距无法更改,但后天的行为和发展却主要靠自身的勤奋,此之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而在后天的打拼中,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据我观察,那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往往也是行为习惯不良的人。以记笔记为例,优生的笔记本总是工整而翔实,有不同颜色的笔圈点,有的还在老师的基础上作一些补充。而另外的一些同学要么是懒于动手,要么是随意记在书本上,有的即使有一个笔记本也是三言两语,草草而就,这样的学习习惯带来的当然是天壤之别的学习效果。要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慢慢纠正和培养的。很多同学过去都有不爱做作业的习惯, 根本不懂得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没有预习和复习的学习习惯, 认真一点的同学也只是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而已。 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就是每天布置他们预习,作为一门作业来完成。 然后第二天提问前一天的知识,这样会逼得他们去复习。

  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也是管理好一个班集体的方法,一般的老师大都是在学生有出现什么问题,犯什么错误的时候才想到给家长打电话。我却不是这样。我在开学初,就给班上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打过一次电话,尤其是那些以往调皮的学生,一个都不能漏掉。这样做,一方面使家长感受到你对他子女的关心,对班主任产生好感,从而让家长配合你对他子女的教育,成为我们学校教育工作的坚强后盾。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知道你较重视与他家长的联系。学生一般比较重视家长对他的看法,所以在行为上一般较为守规矩。和家长联系不仅是要打电话,家访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家访的时候一般不要通知学生, 让学生感到措手不及, 还有一个就是能够看到学生在家里真实的表现,是不是在学习, 是不是在玩游戏和看电视, 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感觉到这是一个良好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家访后, 学生至少在学校要表现好一段时期。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班主任工作是细致而繁琐的。有时做了工作还可能没有成效,甚至费力不讨好,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治班的窍门和技巧,将会使我们班主任很容易管理班级,学生也受益匪浅。

  篇三:差班管理工作总结

  我平时对他们苦口婆心,工作忙忙碌碌,一心想使这样班级中的学生勤学、守纪、文明、上进,让这些所谓的“差生”能够欢欢喜喜的踏进高中的大门,得到的回报却不尽如人意。往往都是动机与效果不成比例。尽管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得到生动、活泼、向上的发展。但这些理论在这帮”差”学生前毫无说服力,往往事与愿违。思来想去,我觉得我对他们缺少一种吸引力。通过自己认真的反思,结合我校许多优秀班主任带“差班”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各位同仁共勉。

  八年的教育生涯,八年的班主任工作,有成功,也有坎坷,有喜悦慰藉,也有苦恼、困惑。班主任工作中我觉得自己存在的最大弱点就是不能带好“差班”,不能走进“差生”的内心世界。尽管我平时对他们苦口婆心,工作忙忙碌碌,一心想使这样班级中的学生勤学、守纪、文明、上进,让这些所谓的“差生”能够欢欢喜喜的踏进高中的大门,得到的回报却不尽如人意。往往都是动机与效果不成比例。尽管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得到生动、活泼、向上的发展。但这些理论在这帮”差”学生前毫无说服力,往往事与愿违。思来想去,我觉得我对他们缺少一种吸引力。通过自己认真的反思,结合我校许多优秀班主任带“差班”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 以情动人,春风化雨

  师爱能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制造一种适宜的气候,是一种富有奇效的教育催化剂。师爱能赢得孩子,赢得孩子就能赢得教育。而“差生”是那些德、智、能方面有“残缺”的孩子,如同被霜打虫咬过的鲜花,理应得到教师更多的呵护。而我们只要对这些学生树立信心,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去浇灌,他们依然可以绽放出灿烂的花朵。因此,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应该多多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学生谈话时把自己放在他们中间,讲讲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并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喜爱。

  在一次元旦联欢会上,五班的班主任沈学生老师把全班同学的名字编进了一篇散文,尤其是班上那些让很多老师头疼的“差生”,更是煞费苦心,树立正面形象。学生深受感动。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爱,情感得到了升华,由“亲其师”而“信其道”。有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班主任才有真正的权威性,才能在班级管理中产生强大的教育威力。我觉得此法很适当。

二 平常的人 平常对待

  “心理活动是学生行为的基础,关注孩子的心理,才能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去年我接手初二(9)班,班上有一个潘诗昊,我一叫他回答问题,他就一副胆颤心惊样,大小伙子,蚊子似的嘤嘤嗡嗡。可下课那”差”呀,在教室里活蹦乱跳,简直就是“头头”,变化之大,无法形容,这个孩子对我触动很大,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过于苛刻、严厉了?这种现象严重阻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作为班主任要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与老师交往走向正常化,是要用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的。

  究其因,应注意教育方法,一不体罚,二不挖苦讽刺,什么原因呢?从自身检查,是因为我平时对学生过于严格。“严师出高徒”在我心中根深蒂固,平时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一叫进办公室就给学生一副包公脸,审犯人似的,不是训斥就是批评,看来我不是个慈祥的班妈,而是个酷班父,在老师的高压下,孩子们一方面压抑自己,以至于胆怯、畏缩;另一方面又抑制不住调皮本性,寻找一切自由放纵的机会。致使孩子们形成两面性格。

  我们班主任要以平等的态度,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的世界,让孩子们理解老师对他们不仅有严厉的要求,严格的管理,更有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我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个别了解谈话,对于“怕”我一些学生,试着寻找机会与他们谈心,利用日记等鼓励他们向我敞开心扉,有时我也在日记上写上我对一些现象的看法。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事实证明教育是在与学生碰碰撞撞的冲突中实现的,老师以平等、宽容的心去包容每一个孩子,还给每个孩子一颗平常心。

三 放下身段 释放师爱

  爱每一个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爱更是难上加难,因为独生子女占多数的班级,他们往往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无需怎样,我想干啥就干啥。只有良好家教的学生才能体会到这一点。因此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这重,为什么?因为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与班主任有了感情,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班主任往往是敬而远之,有时你批评他他甚至咬牙切齿反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设法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批评也是一种爱。

四 想法设法 找回自信

  差生的差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是日积月累的,他们的自信心也就一天天丢掉了,卢勤在《做人与做事》一书提出了“快乐人生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这三句话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孩子正视困难,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乐于助人。现在很多学生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独生子女怕吃苦,一有困难就退缩,对自己没有什么自信。这些缺点,单凭传统的说教很难改变。而孩子们大声喊这三句话,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对孩子影响很大。我往往是一发生了问题就训斥,这越发使学生没有了自信。我们北中的校长为所有的学生写了《北中人》,最后就是“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学校很多班主任每天早晨晨检的时候就让学生大声喊这句话来帮助孩子找回自信。

五 具体计划 提高成绩

  班主任老师在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时,要指导学生以平常心指导对待考试与分数,要注意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从容地面对荣誉与挫折,在成功与失败的磕打碰撞中磨练心理承受力,以健康心理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里老师要引导、暗示学生:我能行,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成绩才能提高,当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马上就要表扬,这样教学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学业成绩才能提高。学生有兴趣学习了,自然而然不再去想别的事了。

六 抓住契机 增强凝聚力

  对于一个差班而言,最可怕的就是学生缺少信心,对自己、对班级都缺乏信心。他们急需老师的鼓励,学校的肯定。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利用机会来改变这种状况。

  记得有一次教导处通知要进行一次“艺术节”活动,我心中窃喜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同学取得好成绩。

  首先在班级召开动员大会,唤起同学的热情。又召开了班干部会议,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我自己也亲力亲为,早来晚走,加强管理。

  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班如愿以偿地从去年的年级总分倒数成为了全年级的亚军 。公布结果当天,全班异常兴奋,而就在那一天,我班又被评为当月的“文明班级”。这下,学生就更高兴得不得了了,自信心一下子就被提升上来,脸上也洋溢出了骄傲的笑容。从此以后,班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在同学之中的威信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件事给我的启示很大,抓住契机,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是的,在我将尊重给予“差生”们的时候,这些孩子明白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自信心,什么是不懈的努力,什么是永不言弃。面对整个人生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为重要呢?

  教学生涯还在继续着,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希望我自己能真正做到打开“差班” 之门,走进“差生”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