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卫生计生工作情况汇报(2)

时间:2021-08-31

  篇二:

  20xx年,市卫生计生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机构整合为契机,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为导向,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积极贯彻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完善基层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有所改善,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明显提升,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0.76岁,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以内。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5044万人次、住院12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4%。特别是探索推进新医改任务成效明显,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服务业现场会在青召开,基层医改、疾病防控、医养结合等工作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20xx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医改红利普惠于民

  1.患者就医更实惠。在认真做好第一批改革试点效果评估基础上,启动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改革扩大到胶州、平度、莱西的15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以药补医,控制医院费用过快增长,门诊患者次均费用下降10%以上,医药总费用增幅同比下降5%,为群众节省医药费用1.84亿元,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探索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在2家医院开展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和价格调整,初步建立了富有活力、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2.群众用药更便宜。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在崂山、李沧29家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扩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药品集中采购,让群众最大限度地用上廉价药、放心药。全年共采购基本药物54.6亿元,减轻群众用药负担6.3亿元。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抗菌药物应用监测质控中心,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监管,杜绝“大处方”,保障了群众的用药安全。

  3.医疗服务更便捷。均衡发展我市医疗卫生资源,开工建设医疗卫生项目17个,竣工面积19万平方米,三医新院区正式启用,妇儿医院二期拟于年底交付使用,市立医院二期和青大附院东院二期已开工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在康复、老年病、临终关怀、医学美容等专科专业兴办医疗机构15家,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就医需求。全市新增床位2000余张,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达5.22张,同比增加4.2%,有效缓解了群众住院难问题。制定全市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就诊一卡通”工作,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二)多元医疗便捷于民

  1.夯实基层医疗。一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和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8家、镇街卫生院(室)4454个,初步打造起15分钟医疗服务圈。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新模式,市立医院等4家大型医疗机构分别与市南等五区市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在医疗技术、卫生人才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逐步构建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服务。积极推进县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依托乡镇卫生院推行居民养老医疗一体化服务,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的肯定。二是基层卫生队伍能力显著提升。推进全科医生执业模式试点,健全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积极出台政策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全面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保障了群众在基层放心就医。

  2.打造放心医疗。扎实推进医院标准化建设,完成12家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新增14个市级质控中心,对各专业开展标准化建设,加强手术操作、医疗废物等重点环节管理。创新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院前急救市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顺利启动了4个院前急救站。全年共出动急救车辆5.1万车次,抢救急救患者16.3万人次。扎实推进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建设,全年采血量比去年上升7.2%,开展大型公立医院服务周边医疗机构临床安全用血工作试点,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

  3.推进惠民医疗。一是全面推进医疗服务十大便民举措,各医疗机构逐步推开门诊一站式服务,完善医前、医中、医后细节服务,切实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开展流动导医服务6437人次,为群众预约诊疗服务26万人次,开展住院床位集中预约服务,三、二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分别达100%和85%,落实出院回访服务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服务窗口评价率68%,通过“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为患者减免费用66万元,通过“先诊疗、后结算”服务为群众垫付医疗费用17.4亿元,方便了群众就医。二是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管家”。积极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700万余份,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服务。三是真情关怀重点人群。在社区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服务近500万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率达85%,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33万人,孕产妇产前筛查7.9万人,新生儿疾病筛查10.4万人,为7.2万名适龄学生进行了口腔疾病预防。

  4.提升高端医疗。注重我市医疗软实力提升,建立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财政扶持机制,对46个重点学科、38名学科带头人给予财力支持。同时积极招才引智,引进国内外一流机构、学科和专家(团队),引进4名院士等高端人才、19名高层次卫生人才,新建1个院士工作站,招聘93名博士,为我市储备了高水平的卫生技术人才库。积极开展多形式招商引医活动,加强与国内外高端医疗机构合作,共达成合作意向21个,开展实质性合作17个,积极推进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北京和台湾等地高端医疗机构在心脏病治疗、口腔、医疗康复和慢病项目的合作,带动我市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让市民不出青岛就能享受到高端优质的医疗服务。

  5.营造和谐医疗。深入开展纠正医药购销和办医行医中的不正之风、违规收受“红包”、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三项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医疗违规行为。启动我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推进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受理咨询242起,调解医疗纠纷12起。加强医患沟通,开展“三线一网”、“三增一禁”等活动,为群众解决看病就医难题621件。通过行风社会公开电话、医德医风意见箱、群众来信来访等渠道,受理群众咨询投诉。狠抓医疗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建立消防安全联防联治机制,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为群众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

  (三)健康防病服务于民

  1.疾病防控守健康。积极防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新建温馨数字门诊70个,免费接种疫苗195万剂次,提高了群众防病能力。推进疾病防控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城乡、信息互通、高效规范的疾病防控体系。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改厕6000座,普及率达到62.9%,居全省前列。深入开展减盐控压、控烟等健康促进行动,启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开展健康义诊和健康教育,惠及群众550万人,为百姓构筑起坚实的防病堤坝。

  2.科学养生惠群众。在基层新建30个国医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作用,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防病养生服务。针对我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发展扶持集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服务老年人2.5万人次,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利用各类媒体,制作播放公益片10部,广播、报刊专栏425期,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862万份,大力宣传防病知识,倡导群众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3.社会卫生保安全。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医疗救援50起,有力保障世园会等10余项重大活动。打造规范高效政务服务窗口,行政审批提速50%。加强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饮用水等卫生监督,监督检查各类单位5万户次,查处违法案件540起,为市民创造了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

  (四)优质计生惠泽于民

  1.完善机制暖民心。落实计划生育惠民政策,将提高独生子女医保报销比例政策扩大到农村居民。从特别扶助、养老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市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扶助标准在全省最高,切实缓解了特困家庭的困难。

  2.提升服务惠民生。积极贯彻落实“单独两孩”政策,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和人口预测分析,引导群众科学安排生育时间。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审批单独二孩生育证2.3万个。加强妇幼保健服务,落实9项妇幼健康免费服务项目,加强孕期、育儿科普知识宣传,提高优生水平。开展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七进”活动和商务楼座计生服务管理试点,将流动人口现居地的社保、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困难救助等政策编印成册,印发服务手册19.6万份,为流动人口提供贴心服务。

  3.创新管理促发展。认真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审核,否决相关部门提报先进及政治资格572例。加大违法生育公示曝光和处理力度,查处3274例违法生育案件。推进综合治理性别比工作,全市共查处“两非”案件28例,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8.8。全市合法生育率达到97.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以内,高质量地完成省、市下达的人口责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