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会综治工作汇报(2)

时间:2021-08-31

  三、强化社会治安防范机制,构筑“大防控”体系

  要实现“大防控”网络,必须建立和完善“三项机制”,即以情报信息为主导的预警机制,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治安防范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以情报信息为主导的预警机制。及时登记反馈情报信息,开展农村不安定因素和治安热点问题排查,稳妥做好处置工作。认真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早发现,早处理,绝不能让其形成气候,为此,镇上成立了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日常业务,加强了对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开展。

  二是建立和完善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我镇把经常性打击与集中行动、专项斗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采取不同的斗争方式、保持“严打”斗争的强度和力度。同时,不间断地搞好治安混乱地区、单位和部位的排查整治,建立动态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保持治安大局的持续平稳。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建立完善各部门、各警种缉毒侦查协作机制,彻底杜绝新型毒品流入我镇,加强禁种铲毒工作,确保毒品原植物为“零种植”,集中开展扫毒统一行动,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四、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共建“安置帮教网”

  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认真落实“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职责法制化”的要求,进一步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对刑释解散人员进行“奔新生、奔富裕、促和谐”主题帮教活动,采取“两定一包”(定对象、定责任、包转化)和四有(有帮教人员、有帮教措施、有组织领导、有检查落实)的方法,把帮教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保障责任落实。

  镇上成立了刑释解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刑释解散安置帮教工作,落实了工作责任。同时,协调各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的关系,疏通安置帮教工作渠道,保障安置帮教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帮教工作。

  (一)是衔接登记管理制度,对每名回归的刑释解散人员在衔接时必须进行登记,记录其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生活情况和婚姻状况等内容,并建立个人档案。

  (二)是家访制度,对每名刑释解散人员坚持上门家访,了解其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及时解决其。

  (三)是分类管理制度。根据刑释解散人员的表现情况,划分为重点帮教和一般帮教两类。

  (四)是联合帮教制度。为每名刑释解散人员建立帮教小组,建立由管理民警,司法所长,村治保主任村民小组长,刑释解散人员组成的“五帮一”的帮教模式,签定《帮教协议书》。

  (五)是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坚持每月对帮教对象进行一次谈心,要求刑释解散人员的思想状况。

  (六)是考评制度。在刑释解散人员为期三年的帮教期内,坚持每年考核。

  (七)是工作到会制度。坚持每月定期各村、社区安置帮教小组例会,听取汇报,指导工作。

  (一)是争取有关单位支持,推荐刑释解人员到用工单位就业。

  (二)是对生活困难的刑释解散人员落实救济金或量低生活保障金。

  (三)是帮助刑释解散人员落实责任等,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