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众以及击键动力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公开信(7)

时间:2021-08-31

  击键动力学研究的具体进展这里不再赘述,各位肯定比我更加清楚。我想说的是,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你们的研究好像陷入了某种误区。

  我认为,单纯依靠改进算法来推进击键特征的大规模应用是行不通的,通过非侵入式的手段来被动采集用户的击键特征然后进行分析配对的身份认证方法并不可取。

  理由如下(斜体字体摘自发明专利):

  1.击键特征作为一种行为特征,难以量化,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这种行为特征表现的并不十分稳定,容易受到用户自身(如心理状态)和各种外界因素(如输入设备)的干扰,这意味着算法本身必定存在冗余。

  2.大多数针对识别算法的研究都依赖于实验室苛刻的环境条件下采集的样本,实用效果未知,缺乏实际意义。

  3.纸上谈兵,过于局限,很少有人研究如何将击键特征应用到计算机系统,没有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

  4.商用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比如成本。很多击键特征的预处理算法和识别算法非常耗时,需要占用较多的计算资源。大规模并行访问下,将可能极大增加系统性能开销。

  5.击键特征非常容易采集,这是它的优点也是缺点。不能轻易改变,意味着难以应对隐私威胁。这几乎是所有生物特征的共性。但对于击键特征来说,采集过程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监听键盘事件即可。Tey等人研究了使用计算机模拟用户击键特征的可行性,他们发现如果有足够的用户击键特征数据,计算机可以通过算法模拟该用户的击键特征,而且现有的击键特征分析模型将无法分辨这些由计算机模拟的击键特征。

  6.可靠性难以验证,很难直观的感受其安全性。这一点对于击键特征的推广十分不利。

  由此可见,虽然近几年的击键动力学研究在各种识别算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击键特征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而且,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不难想象,在可预见的未来,即使击键特征作为一种生物特征得到应用,那么应该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比如附加在用户名和口令之上,可以增强安全性能,扩展现有的机制。这种做法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击键特征作为一种生物特征的优势,并且技术复杂、缺乏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