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孩“懂事”的调查报告(3)

时间:2021-08-31

  55.2%受访者指出很多人心目中的懂事是“假懂事”

  调查中,有55.2%的受访者指出,很多人心目中的“懂事”,并不是真懂得事理,而是察言观色,是“假懂事”。

  “直白地说,小朋友是不是‘懂事’的判断,绝大多数是来源于父母。”刘思宇说,仔细回想一下,你从小被教育要当一个诚实的孩子,但你却被允许甚至鼓励说一种谎话——明明很喜欢的东西违心地说不喜欢,“其实你哪里是‘懂事’?你只是过早地‘懂父母’。在父母看来,孩子顺从自己就是‘懂事’,而忤逆自己心意,都是‘不懂事’。”刘思宇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不但影响了我们幼年的价值观,还影响了我们成年后的幸福感。

  现实中,有很多被贴上“懂事”标签的孩子并不快乐。57.9%的受访者认为这些孩子过于顾忌他人感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45.5%的受访者直言他们需要扭曲自己,去迎合大人。44.7%的受访者感觉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想法,成为一个讨好者。

  40.6%的受访者直言这种懂事是假的,其实已经失去自我。32.0%的受访者感觉这种“懂事”背后是深深的自卑,不敢对抗,活得小心翼翼。

  “为什么懂事的孩子就不能‘熊’?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你可以‘熊’但你必须为自己行为负责。我想这才是我为什么快乐的根源。因为我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熊’,知道收拾残局。”在某杂志社工作的90后青年赵展翔认为,这才是真懂事。爸妈说啥是啥,那不是懂事,是顺从。

  在大多数受访者看来,“懂事”和“压抑天性”并不能划上等号。42.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懂事的孩子同样可以表达自己。29.3%的受访者觉得得看是真懂事还是假懂事。仅28.4%的受访者认为懂事的代价就是压抑孩子天性。

  孙宏艳也认为,懂事未必就是压抑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老师一定要教育引导孩子懂社会规则,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但她直言,现在“听话文化”确实存在,坚决要求孩子顺从是违背孩子天性的。

  调查中,55.9%的受访者直言,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长。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其实是家长懒惰——只为自己省心,压抑了孩子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