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公益产品能否被复制、推广、购买成关键

  虽然公益创业青年的使命感让人尊重,公益企业的现状良好,但《报告》中展现的一些问题仍急需重视。

  《报告》指出,公益创业面临的问题主要为:社会公众认知不准确,认为公益创业等于慈善,公益创业组织缺乏科学管理;政府和法律监管有待加强,公益创业主体的合法性审查缺乏有力标准;中介支持机构较少,资金短缺,公益创业组织缺乏专业的市场评估、支持和指导的机构。

  公益创业的实践者王胜对此深有感触,他创办并担任CEO的百特教育是一家立志于对青少年进行财商教育的机构。他坦言:“很大的挑战是,在公益创业者洞察到社会问题之后,如何提出解决方案及创造出可以进行大规模复制和推广的产品。”

  “产品是否可被复制、可被推广、可被购买是关键。”王胜提到,很多公益创业者有决心,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需要不断解决问题,做出在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公益产品,才能实现自己的公益梦想。

  汪忠指出,当前青年公益创业大多有较好的成长趋势和发展潜力,但普遍有融资的困惑,畅通融资渠道、提高筹资效率是促进青年公益创业的核心与关键。

  汪忠给出了针对性建议:银行应针对青年公益创业融资过程中获取能力弱、征信基础弱、信贷服务成本高、风险补偿能力弱等困境,以理念突破、制度创新为导向,出台有利于青年公益创业的贷款政策,加大对处于融资弱势群体的青年公益创业者的资金支持,可以有针对性地探索政府机构、商业银行和公益创业组织共同承担风险的新模式。

  不仅如此,他还建议,社会应加强建设公益创业生态系统,公益创业组织应当推进商业化运营,积极和政府合作,提高社会认知度。对于公益创业者自己,也应当提升心理素质,做好充分的创业准备,重视公益创业教育。

  魏栓成提到,公益创业者需要比商业创业者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这时候仅仅有情怀是不够的,要从情怀中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