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实习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一)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淡漠、公德责任不强

  大学生以公共的集体宿舍为生活单位,有些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只考虑自身利益而不考虑其他舍友的感受,缺乏起码的公共道德素养。例如,缺乏构建温馨和谐公共生活环境的意识,对公共宿舍的责任心不强。他们无视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度,随意上网甚至通宵达旦,严重影响他人正常休息;在我们的问卷中,“若你的舍友网络成瘾,你会怎么做?”46.15%的同学选择了“给予其忠告”,然而,也有35.38%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这是他人的自由”。说明目前本市大学生对网络成瘾还存在相当的观望,忍受,默许的态度。但这种行为影响了整个寝室同学的正常作息,确实需要大家的互相尊重与理解。

  (二)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公德意识与公德责任心的缺乏

  在许多大学的宿舍、教室、花园、体育馆等,经常可目睹大学生随地吐痰、随手仍烟头、废纸屑、果皮等废弃物的现象。在公共厕所的墙上都有醒目的 “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之类的提示,实际情况是不少学生无视这些起码的公德要求。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在教室、公共厕所的墙上、门上乱写乱画或留下脚印、球印,甚至是不堪入目的污言秽语。最突出的问题是公共教室的脏、乱、差的程度难以让人将它和佼佼学子的学堂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的问卷中,51.54%大学生对本市的市容环境不满意,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大学校园的环保状况。此外,大学生对每年的环保主题不慎关注,关注人群仅占17.69%,说明环保的观念还应更一步深入到每位大学生的心中。

  (三)在公共秩序领域漠视甚至无视规则的存在

  遵守公共秩序是人类最基本的理性,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没有秩序,任何校园的公共生活均无法实现。有部分学生对规则的遵守程度比较弱,即使有公共规则很多人也是想极力摆脱这些规则。例如,高校食堂学生就餐时不排队,或加塞现象严重;;也有不少学生存在着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课现象。值得一提的是,有75.38%的大学生选择了“会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这一行为值得肯定。